李文斌肯定承受了大量来自各方的压力。
不将学历下调,各种流言蜚语必然会接踵而来。
“一共五个名额,参加考试的人都快小两百了,诸位,拿出个章程吧。”
村委会内,陆山林敲了敲桌子。
事情尘埃落定,陆家庄确实是第一个盖小学的村子。
有鉴于陆家庄的地理位置。
小学盖好以后。
包括白河村在内的附近四个村子孩子,都将来这里上学。
容纳附近的孩子上学,附近的大人,自然而言也有资格竞争民办教师名额。
妇女主任看向陆远,说道:“小陆,考试这个主意是你提的,你看这事应该咋办啊?两百多人抢五个名额,这事要是不能一碗水端平,不但公社会怪罪咱们,附近几个村恐怕也会和我们过不去。”
此话一出,众人齐刷刷地望着陆远。
陆山林说道:“陆远,你给大家那个章程,这个考试,应该怎么考?”
陆远淡淡一笑道:“不论怎么考,都会有人说不公平,除非……”
“除非什么?”
众人异口同声道。
“除非换一种考试方式。”
陆远将众人叫到面前,一字一句讲出一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
“我的娘啊!这能行吗?”
“我看没什么不行的,就这么办法,就算是陆远说的,哪怕咱们几个都是包青天转世,将考试搞得一碗水端平,没考上的那些人肯定会说怪话,骂咱们向着自己人。”
“陆远这个主意虽然有些那啥,不过用来堵住别人的嘴,反而是个不错的办法。”
众人听后齐刷刷地变了脸色,但是很快又从中品出了高明之处。
怪归怪。
但既没有离经叛道,更不会犯忌讳。
最主要的是,不论是陆家庄的男女老少,还是隔壁几个村的参考之人,都不会说一句怪话。
谁敢说怪话。
都不用陆家庄出手,他们村和生产大队,首先就会收拾这些人。
本次考试地点位于陆家庄打谷场,考试人数197人。
单单是知青,就占了三分之一。
不光陆家庄有知青点,其他地方也有。
相比于当地人,知青们的优势太大了。
一旦结果发布,获得前五名的全都是知青。
这事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
陆远才会想出一种另辟蹊径的考试方式。
顺便再给自家媳妇弄一个教师名额。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供销社承诺的供销点首先出现在陆家庄。
第一送来的商品除了少量烟酒调味品,还有纸笔墨水。
考试考试。
自然离不开笔墨纸砚。
经供销社决定。
陆远的妹妹陆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供销社临时工。
每天工作12小时,工作时间早八晚八。
每月工资15元,享受部分正式职工待遇。
供销点成立的第一天,供销社送来的纸笔文具就被一扫而空。
念过书的当地男女摩拳擦掌,报名参加考试的几十名知青,更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说一句成为民办教师改命换运毫不为过。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拿着粉笔动动嘴皮子。
一个月从村里领五百个工分。
换算成钱,整整一张大团结。
说不准什么时候,还能被调动公社,县里,成为正式工。
“娘的,怎么选了这么一块地。”
山脚下,陆远望着前方土地直嘬牙花子。
天知道是哪个鬼才,给公社出了这么个主意。
学校盖在坟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