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人既保守单纯,又有着各种复杂的想法。
要穷一切穷,凭啥你们陆家庄先富起来。
帮助不可能,破坏扯后腿,绝对是第一名。
黄大花深以为然道:“当家的,你就听陆远一回吧,啥事都要请示汇报,早特么饿死了。”
关于闷声发财这个问题,黄大花和陆远的态度是一致的。
悄悄地发财,能不说就不说。
况且陆远都不怕,陆山林怕个屁啊。
撑死大胆大,饿死胆小子。
如果什么事都按照规矩来。
今天的春节,乡亲们桌子上面恐怕一点肉腥都没有。
“陆远,你先回去歇着,这件事情容我在寻思寻思。”
陆山林也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
问题是这种事情没有先例可循。
一旦上面追究下来,搞不到是要被挂牌子的。
见状。
陆远没有继续规劝,相信黄大花会有办法说服陆山林。
“哥,这么多粮食,咱家的吃到啥时候啊。”
“这还算多?小月,以后咱们家的粮食恐怕要堆积如山。”
陆家院子里,陆月帮着陆远搬运一袋袋的大米。
夏荷抱着孩子,傻愣愣地看着搬进仓房的精大米。
家里刚刚实现顿顿有肉吃。
陆远转眼工夫,又让夏荷开了眼界。
一下子弄到三百斤大米,还说这只是开始。
最近几个月,夏荷经常去公社赶集。
大米这种东西和钱一样,什么东西都能换。
听说还能换粮票。
“媳妇,别愣着了,赶快淘米做饭吧,今天晚上咱们也当一回城里人,尝尝一级精大米的味道。”
陆远拿着毛巾拍打身上的灰土,一把接过女儿妞妞交给陆月。
上好的大米饭。
岂能少得了浓油赤酱的红烧肉。
一家几口各自忙活起来,坐在里屋的赵大爷也没闲着。
面前放着陆远从供销社搞来的宣纸和毛笔,想着医书中能够提高药膳口味的中药材。
紧接着,赵大爷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
姜黄。
看着自己写下的字体,赵大爷又摇了摇头。
随后拿出一张新的宣纸,笔锋一转改用小楷写字。
“小月,你哥呢?”
蹲在院外哄侄女的陆月抬头一瞧,原来是王大鹏。
“我哥在屋里做饭呢,咋地,你又来蹭饭吃了。”
“不是蹭饭,是给你家送好吃的。”
王大鹏仰头喊道:“远哥,你出来一下。”
厨房里忙着炒糖色的陆远大声说道:“我这边走不开,你有什么话进来说吧。”
闻言,王大鹏推门走进屋内。
看了一眼锅里的肉块,王大鹏笑哈哈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远哥,今晚又有好吃的了。”
“你小子啊,过来找我不会是为了蹭饭吧。”
陆远打趣道。
“远哥,我想学开拖拉机。”
“开拖拉机?”
陆远停下手里的动作。
自己又不会开拖拉机,况且村里也没这玩意。
王大鹏没头没脑,说这话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