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不说,就是说白河村。
想当初。
知青刚刚下乡,上面的知青点每月给一名知青发三十斤口粮食。
到了白河村村长孙有福手里,人家直接扣掉六成。
最后交到知青点的粮食只剩下十二斤。
“陆主任!你真是太能耐了,你放心,从今往后让我们干什么,我们一定会老老实实听出你的吩咐,绝对不会讨价还价。”
“嘿嘿,只要顿顿有肉吃,您说东,我们绝不向西。”
“主任,咱们明天还来炸鱼吗?能不能也让我试试手。”
捞完剩下的鱼,知青们将陆远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称赞陆远言出并行。
俨然将陆远当成可以变出粮食的神仙供着。
陆远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道:“明天还来不来,要看你们的表现,用来炸鱼的各种工具都是我从公社借来的。”
“你们念过书,肯定清楚什么叫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想要吃饱肚子,顿顿都有荤腥,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陆远没兴趣说什么官话套话。
明确地告诉众知青,想要吃饱肚子,并且碗里有肉,就别跟陆远起什么幺蛾子。
今天能够让众人吃鱼,明天也能让这些人什么都捞不着。
修建砖厂是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等到砖厂修好,陆家日子好起来了,插队知识青年也能跟着沾光。
说罢,陆远将最后两个瓶子扔进河里。
估摸着这些被炸出来的鱼,足够众人吃上几天。
接下来还要不要来炸鱼,主要看天公做不作美。
如果温度持续走低,用不了多久河面就会上冻。
紧接着,陆远带着满载而归的知青们返回知青点,安排女知青将打捞上来的鱼进行处理。
又将男知青叫到一起开会。
修建砖厂既是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
受到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陆家庄的砖厂暂时只能采取人工制砖方式。
或许过几年,陆家庄能够搞到烧砖的机器。
但是现在,所有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
听着听着,不少知青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人已经到了乡下,短期之内很难回去,除非能狠下心,以自伤自残的方式得到回城治病的机会。
与其怨天尤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倒不如配合陆远修建砖厂。
就像陆远说的,一旦陆家庄有了属于自己的砖厂,未来的日子肯定会好起来。
村里日子好起来,也就有余粮和副食品供应知青点。
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其实也挺没意思的。
当天,知青点飘荡着沁人心脾的饭菜香。
男女知青利用现有条件,将捞上来的鱼做出各种口味。
架不住知青们热情邀请,陆远留在知青点吃晚饭。
享受着难得的全鱼宴。
明天,这种人将跟着陆远去河边选址。
烧断土窑需要建在河边,如此才能方便取水。
砖厂环境有着格外严苛的要求,建在河边不假。
但是位置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需要找一处不高不低的山丘,并且四周还要是平地。
砖窑建起来,还要在砖窑旁边建其他的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