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如炬,直视龙椅上的唐玄宗,
“启禀父皇,儿臣有重要证据呈上,可证明安禄山有不臣之心!”李豪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中回荡,那声音撞击在墙壁上又反弹回来,声声入耳。
话音刚落,朝堂上便掀起一阵骚动,官员们交头接耳的声音嗡嗡作响。
安禄山的党羽们纷纷站出来,极力为安禄山辩护,有的说密信是伪造的,有的则指责盛王诬陷忠良。
杨国忠阴阳怪气地说道:“盛王殿下,这空口无凭,仅凭一封来历不明的信件,就想诬陷安禄山将军,未免太过儿戏了吧?”他的声音尖锐刺耳,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
李林甫也附和道:“是啊,盛王殿下,安禄山将军镇守边关多年,劳苦功高,岂会做出谋反之事?还请殿下三思啊!”他的声音低沉,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狡黠。
李豪看着这些跳梁小丑,心中冷笑,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阻力,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肆无忌惮。
难道他们真的以为可以一手遮天吗?
“父皇,儿臣以性命担保,这封信件绝对是安禄山亲笔所写!”李豪掷地有声地说道,那声音落地有声,仿佛能在地上砸出一个坑来。
“儿臣恳请皇上明察!”
唐玄宗神色阴晴不定,他看着盛王手中的信件,又看了看那些为自己辩护的官员,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高力士悄悄走到盛王身边,脚步轻盈得没有一丝声响,低声说道:“盛王殿下,可否让老奴一观?”李豪心中一动,他知道高力士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事情就会容易得多。
他毫不犹豫地将信件递给高力士。
高力士展开信件,仔细阅读起来,他的手指轻轻翻动着信纸,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眉头也越皱越紧,眼睛里透着严肃的神情。
看完信件后,高力士走到唐玄宗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声音低得如同蚊子哼哼。
唐玄宗的脸色也跟着变了,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视群臣,那目光像是两道犀利的剑,让群臣们不禁低下头去。
“环儿,你所说之事,可有确凿证据?”李豪心中大喜,他知道,转机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充满肺部带来充实的感觉,朗声道:“儿臣手中掌握的证据,足以证明安禄山图谋不轨……”
李豪神情凛然,声如洪钟,将安禄山暗中屯兵、私铸兵器、结党营私、培植亲信等罪行一一列举,并详细阐述了安禄山如何计划利用边境冲突挑起战乱,最终夺取皇位的阴谋。
他每说出一个罪行,朝堂上便是一阵惊呼,那些原本还在为安禄山狡辩的党羽们,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
李豪将安禄山亲笔签署的调兵文书高高举起,能感觉到纸张在手中的质感,目光轻蔑地扫过那些面如土色的官员,大声说道:“此乃安禄山妄图谋反的铁证,尔等还有何话可说?”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只剩下李豪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每一个字都在宣告着正义的胜利。
他拿出从史思明党羽手中缴获的书信,以及安禄山亲笔签署的调兵文书,甚至还有安禄山私下与突厥、契丹等部落来往的密函。
这些证据如同铁证如山,让安禄山的党羽们哑口无言,一个个面色苍白,冷汗涔涔,能看到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滑落,滴在地上。
杨国忠脸色铁青,却无力反驳,嘴唇微微颤抖。
他原本想借盛王之手打击安禄山,却没想到盛王竟然掌握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他暗自后悔,早知如此,就不应该与安禄山为敌,如今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李林甫则老谋深算地保持沉默,静观其变,眼睛微微眯起,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唐玄宗听完盛王的陈述,脸色阴沉得可怕,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
他虽然宠信安禄山,但他也并非昏庸无能之辈。
盛王呈上的证据如此确凿,由不得他不信。
他龙颜大怒,一拍龙案,“啪”的一声巨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怒吼道:“安禄山,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图谋造反!”
金銮殿上,群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盛王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众人皆对他敬佩有加。
他成功揭露了安禄山的阴谋,拯救了大唐王朝于危难之际。
然而,远在范阳的安禄山,却并不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
他正在得意洋洋地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叛乱,脸上带着自负的笑容,对下属夸下海口,炫耀自己即将夺取皇位后的荣华富贵。
“报!长安急报!”一个斥候飞马而来,马蹄声“哒哒哒”地在地上敲击,扬起一片尘土。
斥候将一封紧急密信呈给安禄山。
安禄山拆开信件,脸色骤变,那原本得意的面容瞬间变得狰狞。
信中详细描述了盛王在朝堂上揭露他阴谋的经过。
他手中的信件滑落在地,纸张飘落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里格外清晰。
“该死!该死!盛王,你坏我大事!”安禄山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毒。
一旁的史思明也是脸色大变,他没想到他们的计划竟然被盛王彻底识破。
他连忙劝道:“大帅,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提前发动叛乱了!”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空气进入鼻腔有些冰冷,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他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即刻起兵!”安禄山大声下令,声音在营帐中回荡。
范阳城外,战鼓擂动,“咚咚咚”的鼓声响彻云霄,旌旗飘扬,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安禄山率领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
史思明你先回长安拖住盛王,末将领命。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唐朝的命运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