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得知皇帝的态度后,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他明白,皇帝多疑的性格和对安禄山的信任,使得他难以轻易相信自己的话。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他知道,要改变皇帝的想法,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他需要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让皇帝不得不相信安禄山的野心。
李豪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朝堂之上,他决定另辟蹊径,从民间入手。
他安排心腹,乔装打扮成说书先生和商贩,在长安城内各大茶馆、酒肆散布安禄山谋反的消息。
这些消息经过精心编排,既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却又引人入胜。
再加上说书先生绘声绘色的演绎,那声音抑扬顿挫,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故事之中,还有商贩们添油加醋的传播,安禄山谋反的消息迅速在民间传开,引起了百姓的恐慌和议论。
“听说了吗?安禄山要造反了!”
“真的假的?安禄山可是皇上最信任的将军啊!”
“这还能有假?我亲耳听到的!说书先生讲得绘声绘色,安禄山私下里铸造兵器,招兵买马,图谋不轨!”
这些流言蜚语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蔓延到整个长安城,甚至传到了朝廷官员的耳中。
朝臣们虽然对这些传言半信半疑,但民众的恐慌情绪却让他们感到不安。
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安禄山真的谋反,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豪的这一策略成功地影响了舆论,使得朝臣们开始重新审视安禄山,对他的信任也逐渐动摇。
与此同时,远在范阳的安禄山,正在校场检阅他的精锐部队。
他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冰冷的战甲反射着阳光,有些刺眼。
他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那光芒炽热而浓烈。
安禄山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范阳却颇受士兵爱戴,他常常亲自视察士兵的营帐,温柔的话语如同春风拂过士兵们的心田,对受伤的士兵嘘寒问暖,因此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命。
这也是他敢于谋反的底气之一。
突然,一个探子匆匆来报:“将军,长安城内……”
安禄山猛地转过身,身上的战甲发出一阵轻微的碰撞声,目光如炬,犹如两道炽热的火焰,沉声问道:“长安城内发生了何事?”
探子单膝跪地,语气急促:“长安城内盛传将军谋反的消息,人心惶惶!”安禄山闻言,脸色骤变,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佩刀出鞘的声音清脆而刺耳,狠狠地插入地面,怒吼道:“岂有此理!是谁在散播谣言,污蔑本将军!”他的怒吼声如同雷鸣一般,震得校场周围的旗帜都瑟瑟发抖。
他抽出的佩刀插入地面时,竟溅起了一片火星,仿佛连大地都承受不住他的愤怒。
他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一下下撞击着地面,怒火中烧,却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保持克制,不能轻举妄动。
如果他贸然派兵镇压,反而会坐实谋反的罪名,得不偿失。
“该死的盛王!”安禄山咬牙切齿地低吼,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盛王的诡计。
他心中暗恨,却又不得不佩服盛王的计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开始思考对策。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李豪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
他知道,他的计划已经成功地扰乱了安禄山的阵脚,让他陷入了被动。
他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占据了主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安禄山,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吗?你太小看我了!”李豪心中暗道,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然而,安禄山也不是束手待毙之人。
他思虑良久,最终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
他唤来心腹史思明,在他耳边低语一番,史思明的脸上逐渐露出阴险的笑容。
“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史思明拱手领命,转身离去,脚步轻盈得如同黑夜中的幽灵,消失在夜色之中。
史思明带着安禄山的密令,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地潜入了长安城。
他如同一条毒蛇,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伺机而动。
新的危机,即将在长安城内爆发……
李豪府邸内,歌舞升平,宾客满座。
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美酒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李豪举起酒杯,正要向众人敬酒,却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杂乱而匆忙。
他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报——”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单膝跪地,声音颤抖着说道:“殿下,城内……城内出现了一个形迹可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