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退为进,以小博大,在看似妥协的背后,实则争取到了更多对安西有利的条款。
吐蕃使者起初还试图强硬施压,他的眼神中满是压迫感,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但在李豪的巧言善辩和绵里藏针下,当李豪说出关键的话语时,使者原本得意的神情瞬间变成了惊愕,眼睛瞪得大大的,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的贸易和军事合作意向,安西将获得吐蕃的马匹和矿产资源,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强壮的马匹奔腾的场景,听到了马蹄声阵阵,而吐蕃则可以获得安西的丝绸和茶叶等商品。
此外,双方还约定互不侵犯,共同维护西域的和平与稳定。
消息传出,西域诸国震动。
安西,这个曾经被视为大唐弃子的边陲之地,如今却在盛王的带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各国使者纷纷前来龟兹,希望能与安西建立友好关系。
盛王的威望也随之大增,他成了西域各国敬畏和仰慕的对象。
议事厅内,封常清、阿史那社尔等一众官员激动地向盛王祝贺。
“殿下神机妙算,此举不仅提升了安西的地位,也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封常清兴奋地说道,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阿史那社尔也激动地附和:“盛王英明!如今安西兵强马壮,西域各国无不臣服!”
李豪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然而,就在李豪踌躇满志之时,一股暗流却在安西城内涌动。
一些保守的官员和地方势力对盛王的外交决策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与外国合作可能会带来危险,甚至会导致安西的沦陷。
“这盛王,莫不是被吐蕃人收买了?竟然与他们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茶馆里,一个老者义愤填膺地说道,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
“可不是嘛!他这是置安西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另一个年轻人也附和道,他的表情带着愤愤不平。
类似的言论在安西城内迅速传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李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必须想办法说服这些人,才能继续推行他的外交政策。
夜深人静,李豪独自一人站在窗前,夜晚的凉风吹过他的脸颊,有些刺痛。
他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那些灯火在黑暗中忽明忽暗,眉头紧锁。
他知道,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所有人理解他,支持他的机会……
第二天清晨,一则消息传遍了安西的大街小巷:“盛王殿下要召开民众大会!” 李豪站在高台上,阳光洒在他的身上,那温暖的光线像是无数双轻柔的手抚摸着他,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台下人头攒动,嘈杂的声音如同蜂鸣一般嗡嗡作响,那声音像是要把他淹没。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淡淡的尘土味,他抬起双手,能感觉到阳光的温度,示意众人安静。
喧闹声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父老乡亲们!”李豪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那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像是敲响的洪钟。
“我知道,最近城里有很多关于我与吐蕃签订条约的流言蜚语。有人说我卖国求荣,有人说我置安西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今天,我要在这里,向大家解释清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脸庞。
他看到有的人脸上带着怀疑的神情,眼睛里满是不信任;有的人则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你们想想,过去几十年,安西是什么样子?兵弱将寡,百姓生活困苦,年年都要向朝廷求援!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现在,我打开了安西的大门,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吐蕃的马匹,粟特的香料,大食的珠宝,都会源源不断地运到安西,我们的货物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这样,安西的经济就能发展起来,百姓的生活就能改善!”
李豪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感染力,像是燃烧的火焰。
他举起一个装满金灿灿麦粒的布袋,能感觉到麦粒沉甸甸的重量,布袋的粗糙触感在手指间摩擦。
“看看!这是今年的新麦,比往年产量高出一倍!这就是与吐蕃合作的结果!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马匹,帮助我们开垦了更多的荒地!”
他指着远处正在修建的道路,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听到远处传来的轻微的敲打声。
“这条路,通往西域各国,以后会有更多的商队来往,安西会成为西域最繁华的贸易中心!”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我知道,有人担心我们会受到外国的威胁。但我要告诉你们,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抵御外敌!闭关锁国只会让我们更加落后,更加脆弱!”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人们的脸上从怀疑逐渐变成思考,然后到信服,纷纷表示支持盛王的外交政策。
一个老者激动地喊道:“盛王殿下说得对!我们支持你!” 另一个年轻人也高声呼喊:“我们相信盛王殿下!” 李豪站在高处,看着支持他的民众,心中充满成就感。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知道,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外交难题,新的危机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他。
夜深了,李豪的书房里仍然灯火通明。
他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灯光映照在地图上有些刺眼,他的手指轻轻在地图上划过,能感觉到纸张的纹理,眉头紧锁。
一个侍卫匆匆走进书房,脚步匆匆带起一阵微风,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豪的脸色微微一变,“龟兹国王?请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