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自然明白这些大臣们心中所想。
他实在不愿相信,环儿会做出背叛自己事情。
可是,这些奏折上所言,又让他不得不怀疑。
一时间,皇帝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更不知道该相信谁。
而这场针对盛王的阴谋,才刚刚开始……
李隆基原本对李环的军事改革持观望态度,但在保守派大臣的不断施压下,也开始对李环产生怀疑。
李豪感觉到了来自朝堂的压力,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突破口,否则他的军事改革将胎死腹中。
他走出府邸,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暗道:“看来,我需要找裴耀卿谈谈了……”
李豪找到裴耀卿时,他正在府中花园赏月,一壶清酒,一盘糕点,颇有几分闲情逸致。
见盛王深夜到访,裴耀卿
“殿下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裴耀卿一边斟酒,一边问道。
李豪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并请裴耀卿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
裴耀卿听完,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此事并非易事。圣上如今对你的军事理念颇有疑虑,老夫也难以左右圣意。”
李豪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他诚恳地说道:“裴大人,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还望大人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裴耀卿眼眸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像湖面被微风拂过的涟漪,转瞬即逝。
他凝视着盛王,这位年轻的皇子,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层层迷雾,直抵人心最深处。
那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火焰,那是对权力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自身命运的不屈抗争。
这眼神,让裴耀卿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这般意气风发,也曾这般无所畏惧。
然而,岁月磨砺,官场沉浮,早已将他棱角磨平,变得圆滑世故。
他深知,这条路,荆棘丛生,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是,眼前这位皇子,却像一柄出鞘利剑,锋芒毕露,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野心。
这让裴耀卿既欣赏又担忧,他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又仿佛看到一颗即将升起,却又随时可能陨落的星辰。
“殿下之心,老夫已然明了,”裴耀卿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经过千锤百炼,沉甸甸地落在李豪心头,“只是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殿下可曾想过,若是失败,将会面临何等境地?”
李豪毫不犹豫,眼神坚定如铁:“本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番若不能搏一个锦绣前程,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话音未落,李豪周身散发出令人心惊的气势,那是一种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决绝。
裴耀卿心中一震,他从盛王身上,看到一种久违的东西,那是对命运的抗争,对未来的渴望,那是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奋力一搏的勇气。
这勇气,像一团火焰,点燃了裴耀卿心中早已熄灭的热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股勇气吸入肺腑,融入骨血。
“好!”裴耀卿猛地一拍桌案,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他眼中精光爆射,仿佛换了一个人,“既然殿下有如此决心,老夫便舍了这条老命,陪殿下赌上一把!”
“老夫定当竭尽所能,助殿下一臂之力!”裴耀卿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砸在李豪心头。
李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他深深地向裴耀卿鞠了一躬,眼中满是感激:“先生大义,本王铭记于心!”
次日早朝,裴耀卿在皇帝面前巧妙地提及了盛王的军事理念,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既肯定了盛王的创新精神,又委婉地表达了对某些方面风险的担忧。
李隆基听后,脸色阴晴不定,似乎有所动摇。
李豪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之机。
回到府中,李豪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矛盾。
他思考着是否要改变策略,以更温和的方式推行自己的理念。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失去理念的核心价值,削弱改革的效果。
他紧锁眉头,内心挣扎不已。
窗外,夜色渐深,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下地敲击着他的心房。
“殿下,”侍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杜佑大人求见。”
李豪猛地抬起头,他快步走到门口,沉声道:“让他进来。”
李豪看着侍卫通报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恢复镇定。
杜佑的到来,或许能为他带来新的转机。
他迅速整理了思绪,迎出了书房。
杜佑步入书房,眼中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这位博古通今的史官,一向以严谨着称,对盛王的新式军事理念始终持怀疑态度。
但今日,他却主动前来,让李豪心中生出几分好奇。
“杜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要事?”李豪拱手问道,语气平和,但眼中闪烁着一丝敏锐。
杜佑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殿下,老夫今日前来,是想听听你对现代军事理念的说明。你曾提到过的那些新式武器和技术,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