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士兵们纷纷从营帐中涌出,迅速集结在李豪的周围。
李豪站在高台上,如同一尊战神俯瞰着战场。
“各营立即调整阵型,采用我之前演练的‘双翼合围’阵法!”他的声音如雷鸣般在战场上炸响,士兵们听闻,顿时眼中燃起希望之火。
那‘双翼合围’阵法一经施展,仿佛两条巨龙盘旋而出。
李豪的目光犹如鹰眼,紧盯着叛军的方向,他的每一个命令都像是命运的宣判。
“弓箭手,放箭!”刹那间,箭矢如同流星般划过夜空,密集得如同蝗虫过境,李豪能听到箭矢划破空气的尖锐呼啸声,看到叛军的中军被箭雨覆盖,听到他们发出阵阵惨叫。
骑兵们如旋风般从两翼包抄,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李豪能感受到马蹄震动大地的震颤,看到骑兵们的利刃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叛军如同被收割的稻草般倒下。
初时,叛军的新阵法确实给李豪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士兵们一度陷入混乱,节节败退。
但随着李豪的指挥逐渐清晰,士兵们开始有了方向,士气逐渐回升。
“继续推进,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盛王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如同战鼓的鼓点,激励着每一个将士。
终于,叛军的阵法在李豪的新战术下逐渐崩溃,敌军开始溃散。
士兵们齐声欢呼,士气大振。
叛军的将领在混乱中狼狈逃窜,战场上弥漫着胜利的气氛。
李豪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转头望向田神功,目光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期待。
“田将军,”李豪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你看到了,我们的新战术并不会失败。现在的你,还要继续听从那封信的挑拨吗?”
田神功的表情复杂,低头不语,手指紧紧握住那封信件,心中翻江倒海。
田神功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中的信件已被汗水浸透。
崔乾佑的信无疑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但眼前的胜利却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灭了那即将燎原的火焰。
他抬起头,目光与盛王相遇,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有了决断。
“殿下,”田神功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末将一时糊涂,险些铸成大错。还望殿下恕罪!”说着,他将手中的信件撕得粉碎,任凭碎片随风飘散。
李豪微微一笑,拍了拍田神功的肩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大敌当前,我等更应团结一心,共抗叛贼!”
田神功的举动无疑给其他将领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摇摆不定的将领们也纷纷表示效忠盛王,军心再次凝聚。
哥舒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得不承认,盛王的新战术确实有效,而且盛王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
但他心中仍然有一丝不安,这丝不安并非来自对盛王的怀疑,而是来自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哥舒翰在军中多年,见多了因奇巧战术而一时得利,最终却导致惨败的例子。
他并非故意与盛王作对,只是那谨慎的性格和多年的战争经验让他不得不提出疑问。
曾经他在战场上因为一次冒险的决策,失去了许多得力的将士,那一幕如同噩梦般缠绕着他,所以他对盛王的新战术心存疑虑。
李豪察觉到了哥舒翰的异样,走到他身旁,低声问道:“哥舒将军可是还有顾虑?”
哥舒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老夫只是担心,这场叛乱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李豪心中一动,他知道哥舒翰指的是什么。
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而这场平叛之战,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将军所言极是,”李豪沉声说道,“这场叛乱背后,定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操控。我等必须小心谨慎,提防暗箭。”
就在这时,高适走了过来,递给盛王一封信,“殿下,这是张巡将军从睢阳送来的密信。”
李豪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信中,张巡报告说,叛军最近的行动越来越诡异,似乎在故意拖延时间,而且他还发现,叛军中似乎混入了其他势力的探子。
“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李豪沉声说道,“这场叛乱背后,果然另有隐情。”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语气坚定而有力,“诸位,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这场战斗,将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难,但我们绝不能退缩!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危,我们必须拼死一战!”
将领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涨。
李豪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必须尽快找出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才能彻底平定这场叛乱,保卫大唐的江山。
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李豪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知道,平叛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和挑战,但他绝不会放弃,他会带领他的军队,披荆斩棘,最终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