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昏黄老眼,此刻却闪烁着锐利光芒,他直视着龙椅上李隆基,那目光中,没有丝毫退缩。
“陛下!”
张九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坚定,“臣,有本要奏!”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郁结之气都吐出来,“盛王殿下,年少轻狂,口出狂言,妖言惑众!”
他猛地一挥衣袖,那宽大袖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起一阵劲风,“其所谓‘现代军事理念’,实乃荒诞不经,哗众取宠!”
张九龄声音越来越激昂,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心上,“臣等,皆是跟随陛下多年老臣,为大唐江山社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顿了顿,眼眶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
“如今,盛王殿下却要全盘否定我等多年心血,将我大唐军队引向歧途,此等行为,与谋逆何异?!”
他猛地跪倒在地,那苍老身躯,在地上发出沉闷声响,“臣,恳请陛下,严惩盛王殿下,以正朝纲,以儆效尤!”
他身后几位老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臣等,恳请陛下,严惩皇子,以儆效尤!”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深知,环儿的理念虽然新奇,但却充满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朝堂动荡。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裴耀卿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盛王身上,“盛王殿下的理念,或许……并非一无是处。”裴耀卿,这位以理财闻名的大臣,此刻却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
“我大唐如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正是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他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盛王殿下的‘现代军事理念’,虽然前所未闻,但却充满了创新和活力。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我大唐的军事体系中,或许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保守派大臣,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诸位大人,你们总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难道就不怕我大唐被时代所淘汰吗?”
裴耀卿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开始重新审视盛王的理念,他们意识到,或许这位年轻的皇子,真的能够带领大唐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他戎马一生,深知军事的重要性。
环儿的理念虽然大胆,但却充满了吸引力,让他不禁有些心动。
李豪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他知道,自己终于看到了转机。
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他内心深处,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
他渴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以便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
但他又担心,如果为了迎合众人而做出妥协,会不会失去理念的精髓,最终沦为平庸?
他紧抿着嘴唇,目光坚定。他明白,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就在这时,一阵香风飘过,杨贵妃袅袅婷婷地走到李隆基身边,俯身在他耳边轻声细语道:“陛下……”杨贵妃轻柔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李隆基的耳畔,带着一丝妩媚,一丝劝谏:“陛下,这皇子殿下,倒也有些奇思妙想。不妨让他试试,万一真能为我大唐带来新的气象呢?”她巧笑嫣然,眼波流转,仿佛一只灵巧的燕子,轻盈地落在了李隆基的心头。
李隆基沉吟片刻,目光在李豪身上停留了片刻,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准了。环儿,朕给你一个机会,在皇家学院详细阐述你的军事理念。”
皇帝的这句话,如同一道金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朝堂。
李豪心中狂喜,仿佛一朵鲜花在胸膛中绽放,但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恭敬地向李隆基行了一礼:“儿臣谢父皇恩典!”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内心深处却早已波涛汹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场挑战。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理念,为大唐的未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离开朝堂后,李豪立刻开始为前往皇家学院做准备。
他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现代军事的知识整理成册,并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
他知道,皇家学院里汇聚了大唐最顶尖的学者和将领,他们对军事的理解远非朝堂上的那些老臣可比。
要想说服他们,就必须拿出真本事。
李豪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
皇家学院的大门,巍峨而庄严,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李豪站在门前,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推开了大门……
“诸位,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