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左贤王身边的客卿就两个,一个是赵延年,一个是段叔。
赵延年贴身保护左贤王,桀龙说的自然是段叔了。
可是……段叔不是左贤王的亲信吗?
“没听懂?”见赵归胡不说话,桀龙的眉毛扬了起来,脸色不太好看。
赵归胡无奈,只得躬身领命。
——
“我知道,你希望左贤王强硬一些,不要过于倚重儒术,行妇人之仁。这一点,和很多匈奴贵人一样。他们之所以不支持左贤王继位,也是因为他们希望左贤王和前几任单于一样,要对汉朝强硬,最好是年年入侵,不要太手软。”
“他们最不满的就是单于打算放弃漠南王庭,这其中又以左谷蠡王最为强硬,不少匈奴贵人因此支持他。右骨都侯来接应左贤王,地位更高的左骨都侯却不见身影,想必是留在单于庭观望,甚至已经和左谷蠡王成达协议,以支持左谷蠡王继位为条件,重回漠南王庭,入侵汉塞。”
段叔喘了口气,盯着赵延年的眼睛。“这是你期望的吗?”
赵延年吃了一惊,一时间,脑子有点乱。
我什么时候支持匈奴人入侵中原了?我是劝於单要对匈奴人强硬好不好?
“漠南王庭离边塞很近?”
“漠南王庭就在五原郡的阴山南麓,离最近的石门障百余里,距离云中也不过四百余里。”
赵延年头皮发麻。
这也太近了,几乎贴脸开大,朝发夕至。
段叔接着说道:“你知道飞将军李广吧?”
“刚听人说起过。”赵延年有点心虚。
他前几天向王君曼打听过,怎么传到段叔耳中了?
“你知道李广这几年任右北平太守,为什么那么清闲吗?”
“因为左贤王好儒术,尚仁义?”
赵延年说得一点信心都没有。
他对历史了解有限,但飞将军李广的名字,他还是知道的,对李广未能封侯也一向报以同情,觉得李广是运气不好,汉武帝不会用人。
可是前几天听了王君曼的说法后,他就有些动摇了。
李广的武艺的确好,但武艺好和能打仗是两个概念。
现在听段叔说李广在右北平过得清闲,显然也不能归功于李广能打,否则段叔也不会刻意提起李广了。
“上谷以东,都是左贤王的领地范围,包括右北平在内。李广虽然骑射无双,治军却简易,只要以大兵围之,胜之不难。这几年右北平之所以风平浪静,不是因为李广善战,而是因为左贤王主持左部事务,不愿轻易入侵,伤害无辜百姓。”
赵延年看着脸色微红的段叔,不说话。
他很难相信段叔现在说的这些话。
儒生的嘴,骗人的鬼。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连史书都敢改编,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也正因为如此,以左谷蠡王为首的左部贵人都对左贤王不满,想取而代之。匈奴人将汉人当作肥羊,每年秋冬入塞劫掠称为打草谷,就像每年都要收的税赋一样。左贤王不让他们出兵,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粗鄙之人,岂能容忍?”
赵延年抬起手,打断了滔滔不绝的段叔。“你希望我做什么?”
他看到有卫士一边看一边走过来,知道左贤王要找他们,没时间再扯长篇大论了。
“我希望你在那些匈奴人面前不要提武力,尤其是对匈奴人。”段叔回头看了一眼,说道:“你我都是汉人,除了左贤王,其他匈奴人是不会相信你我的。你坚持用兵,他们只会怀疑你别有用心,故意扰乱匈奴,甚至有可能怀疑你和聂壹一样,是汉朝派来的奸细。”
“好吧。”赵延年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卫士已经走到了跟前,没时间说了。
“赵君,左贤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