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精盐恐怕还需要再等两个月,苏常一带正在用海水做测试。倒是您之前说的高炉,工部已经做出来。”
“高炉做出来了!”李彦心头一颤,激动地说道,“焦炭呢?”
“工部昨天写给臣一份初步的汇报,焦炭已经使用过一遍。”宋濂回答道。
“情况如何?”
“目前稳定,不过由于冶炼的铁不多,无法做评估。”
“走!去看看!”
李彦怀着激动的心情很快到了工部,陈凌急匆匆赶来。
“陛下。”
“高炉呢?”
“高炉刚建立起来不久,不如等臣等多试几次,陛下再来查看。”
“无妨无妨,快带朕看看,快!”
“这边请!”
进入工部的军器监之后,沿着里面一直走,走到最后面,才是冶铁的地方。
这一片高炉冶铁还是机密,所以不是以大和广为主,而是以隐蔽为主。
前面正是浓烟滚滚,陈凌进去后再出来,才说道:“陛下,请!”
等李彦带着几个心腹大臣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工匠们都停了下来。
李彦对那些工匠说道:“你们继续,不要因为朕来了就局促,该做什么做什么。”
“陛下,您看这边,这就是高炉。”
李彦抬头看去,一座雄壮的高大炉子伫立在眼前。
它还显得有些粗糙,是用砖头和泥土垒积起来的,由于烧焦炭,炉口很快就被熏黑,但却有一种粗糙的美感。
“陛下,那最上面是炉喉,炉料从那里加入进去,煤气从那里导出来。这中间一部分就是炉身了,再下面是炉腰和炉腹,最下面是炉缸和炉底。”陈凌很仔细地介绍着,“目前来说,这座高炉的运行非常稳定,我们做过对比,锻造同样的铁,高炉是之前炉子的五倍。”
陈凌此番话一出,大臣们忍不住震惊。
宋濂问道:“若铁矿增加,工艺变多,还是五倍吗?”
“差不多,不会改变。”
“如此说来,这铁……这铁不缺了啊!”公孙赞用一种震惊的语气惊呼道,“那边军铁甲岂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何止铁甲,箭簇、重弩、长枪,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陈凌又命人将高炉冶炼出来的铁取过来。
“陛下请过目,这是之前的铁,这是高炉锻造出来的铁。”
李彦接过来,只知道入手的质感不同,却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的不同。
陈凌解释道:“这种高炉铁降低了脆性,更加坚韧,更适合制作出更多工具、兵器。”
“坚韧?”宋濂疑惑道。
“可伸展性更好。”陈凌解释道。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