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答应,”宋扶缓缓开口道:“那我只得另想办法解决了,或是去燕国游说燕宏出兵,或是去启国撺掇赵玦出兵,我相信他们两国自然也很想驻守洛阳的。
我会想办法让他们结盟,让你们还未到达洛阳城便被拦截。
到得你们厮杀起来时,我便去宋国,让宋国出兵攻打浔东,我相信作为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一定不会放过这次开疆扩土的机会。殿下,你觉得呢?”
“如此一来,安阳之危自然可解,”宋扶说:“只是你们楚国,以及楚国这千千万万的百姓或许就会受苦了。”
姜冕:“……”
“殿下!谋反是死罪!”王跃的语气十分急切:“若不是迫不得已,谁会拿身家性命以及整个家族的命运来赌啊!君上但凡能听进去一句劝,我们何至于此啊!”
“不……”姜冕呢喃:“我……绝对不会这么做,绝对不会……”
他说完,也不看其余几人,自顾自走了。
不知是被气得太狠,还是被徐凤鸣等人今日那大逆不道的言辞给吓到了。他步履蹒跚、脚步虚浮,走出船屋时还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
屋内众人默然无声地看着他走,郑琰默默地起身跟了上去,临出门时顺手取下了架子上挂着的帷帽。
郑琰疾步而出追上姜冕,一言不发地将帷帽戴在了姜冕头上。
姜冕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出了屋子,他没动,直直地盯着郑琰,又似乎通过郑琰,在看别的什么人。
郑琰手指轻柔地捋过帷帽上的丝带,在姜冕下巴上系了个结。
姜冕没动,任由他给自己系丝带。
郑琰系好丝带后,将搭在姜冕帷帽上的纱帘放了下来:“走吧。”
姜冕下意识:“去哪?”
“你想去哪?”郑琰说:“你想去哪我们就去哪。”
姜冕摇摇头,郑琰一抬眸,瞧见远处一艘小船,那船夫,赫然正是他们不久前认识的那位。
郑琰没说话,右手搂着姜冕的腰,轻声道:“殿下,抱紧我。”
姜冕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只想离开,他没思考就抱紧了郑琰的腰。
郑琰一脚将一块备用船桨踢进水里,随后抱起姜冕,身子一纵,飞向江面,脚尖于船桨上一借力,身子再次腾空而起,如鹰一般,带着姜冕落在了小船上。
船夫吓了一跳,待看清来人是郑琰时当即笑了起来:“公子,是你们啊,今日要渡江吗?”
“今日不渡江, ”郑琰说:“大哥,劳烦您,我们今日想坐您的船,于这城中游玩一番。”
“好说!”船夫道,说罢放下自己划船的那边门帘,将另一边留给他们赏景。
此时,徐凤鸣等人还在船屋里,王跃跟宋王后大约也没料到姜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过了许久,王跃无可奈何地一声嗟叹:“我早该想到的,殿下是出了名的孝子,让他去跟君上作对,不如直接杀了他。”
“既然如此,”宋扶淡淡道:“我们也无能为力了,我们只得另外想办法保安阳了。”
徐凤鸣跟赵宁两人没说话,赵宁一脸淡漠,徐凤鸣却若有所思。
郑琰跟姜冕二人坐在小船舱里,此时江岸两边的酒肆茶楼,已经人声鼎沸了,隐隐约约还能听见歌舞升平的声音。
小船缓缓驶向远处,两岸风景慢慢地往后退。
郑琰从怀里掏出块帕子,先是将姜冕被茶水溅湿的衣衫擦拭干净。
他摸到姜冕的鞋袜湿了,又脱下他的鞋袜,放在船头晒着,转身回来时,想了想,又倒回去蹲在船边,在江里仔细洗干净手,这才走回来,安安静静地坐在姜冕身旁。
两个人无声地坐在船舱里,直至天黑,都没有说一句话。
夜幕降临,两岸的灯笼亮了起来,倒映在江面上,繁星点点,像是银河,坠落在了江上。
船夫在船舱上方挂了一盏灯笼,此时灯笼亮了起来,照亮了这小小的船舱。
“饿吗?”郑琰问,姜冕怔了怔,摇了摇头。
结果刚摇完头,姜冕的肚子就响了。
姜冕:“……”
郑琰:“……”
郑琰突然笑了,那笑容极其温柔,温柔得几乎能掐出水来了,还带着点“拿你没办法”的宠溺,哪里有半点跟徐凤鸣和赵宁斗嘴时那油嘴滑舌的样子。
姜冕也有些不好意思笑了起来。
郑琰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他拆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精致的点心,郑琰拿了一块,递到姜冕唇旁。
“多谢。”姜冕抬手接过东西,轻轻咬了一口。
这东西是长春阁的特色糕点,郑琰是个粗人,也吃不出来是啥做的,只是无意间吃过一块觉着好吃,就十分不要脸地顺手打包了一份。
在胸口藏了一下午,现在还是温的。
“好吃吗?”郑琰问。
姜冕点点头:“好吃。”
郑琰:“好吃就多吃点,先垫垫肚子,一会儿我带你去吃点好的。”
姜冕有些好奇看向郑琰,郑琰神秘地眨眨眼睛,随后道:“大哥,咱们现在到哪了?”
“到了西城门处了,”船夫在外答道。
郑琰去船头将姜冕的鞋袜拿回来,已经晒干了,他要帮姜冕穿,被姜冕制止了:“我自己来。”
郑琰松开手,待姜冕穿好鞋袜后,郑琰带着姜冕出了船舱,他放了些银子在匣子里:“今日劳烦大哥了,大哥不用继续走了,我们这便下船了。”
船夫一脸不解,现在这是在江中央,怎么下去?
郑琰已经抱着姜冕飞向岸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