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济北郡和城阳郡,本来就是刘襄的地盘,刘恒这么做,不仅分封了刘章和刘兴居,还变相削弱了刘襄的实力。
这样一来,最强的诸侯国一下子就被拆分成三份,还分给了刘襄的两个弟弟,齐国从此也就一蹶不振了。
从这里,刘恒就发现了诸侯国的弊端,已经开始着手削弱诸侯国了。
陈平都佩服了,如何加封刘章和刘兴居已经困扰他许多天了,没想到刘恒一句话就解决了。
陈平急忙从周勃手里抢过玉玺,走到刘恒面前,双手奉上。
这回他是真的服了,心服口服。
此时,刘恒已经从刚开始朝北的方向,连续向右转了两次,现在朝向大殿的正南方,这个正是君主该坐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古代的皇帝都是坐北朝南,朝向北面被视为臣服,朝向南面被视为至尊;
皇帝的座位都是被设在北方、面向南方,象征着皇帝对天下的统治和掌控。
刘恒从朝北转向朝南,也意味着他由对群臣的臣服变为对群臣的掌控。
又经过两次推辞后,周勃陈平依旧态度坚定,表示支持刘恒登基。
恰在这时,苏云也赶来了。
他直接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昔日高祖,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天下,方有如今大汉。
大汉皇位,刘氏有德者方能继之;
如今,宗室、功臣、百姓皆认为代王您是有德之人,皇位理应由代王您来坐!”
苏云此话一出,众臣齐齐跪下。
“代王有德,理应继承皇位,吾等拜见新帝,恭迎陛下登基!”
刘恒笑了,笑得是那般灿烂。
苏云之所以这才到,就是刘恒安排好的。
这一切都是一场戏,一场好戏,一场刘恒早就安排好的戏。
进京才短短的三天,刘恒就已经从任人摆布的棋子,变成了自由落子的棋手,将功臣集团牢牢地压制在棋盘中。
另外,刘恒的辞让也为后世的皇帝提供一个模板,后世凡是特殊情况继承皇位的,都是以这个方式接手的。
……
公元前183年,20岁的代王刘恒于长安未央宫登基为帝,便是历史上的汉文帝。
由于刘恒是小宗入大宗,群臣想为刘恒的登基仪式举办的隆重一些,目的是体现刘恒帝位的正统性。
但被刘恒拒绝了。
刘恒不愿意做特例,要求一切按照原来的标准来,一切从简。
终其文帝一朝,刘恒都在为皇位的正统性而努力,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就像明太宗朱棣一样。
苏云也是如释重负,完成了刘邦的嘱托,终于不用再每天想着了。
登基大典结束后的当天晚上,苏云睡了这12年来最舒服的一觉。
刘恒封母亲薄氏为太后,封吕氏为先帝皇后,用来彰显自己的法理正统。
大概意思就是封吕后为先帝的皇后,先帝自然就是高皇帝刘邦,就是表明自己的帝位承继于高皇帝刘邦,而非承继于汉孝惠帝刘盈。
吕后剩下的时光,基本上也就在长乐宫的偏殿度过了。
不过她是幸运的。
由于吕家人全死光了,吕后就是再想折腾,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更何况现在吕后已经没了野心,所以刘恒对她的控制还是很松的。
薄太后又是个贤惠的女子,念在当年吕后放自己回代国的恩情,薄太后还经常去吕后的宫里看看她。
可以说,吕后最后的时光里,除了没有权力,其他方面还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