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伯尼联系了洛杉矶湖人队。湖人总经理米奇·库普切克接通电话时,语气中带着一丝戒备:“伯尼,我知道你们盯上了卢克·沃顿,但他在我们球队可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球员。”
伯尼微微一笑:“米奇,卢克确实是一名高智商的球员,但我也知道你们需要更多的内线替补。罗尼·巴克斯特不仅能增强你们的内线深度,还能在防守端为你们提供支持。”
库普切克似乎有些动摇,但还是谨慎地说道:“卢克的组织能力对我们很重要,而且他能胜任多个位置。”
伯尼稳步推进:“没错,但你们目前的内线深度是最大的问题。巴克斯特的体能和篮板能力可以立刻填补你们的这一空缺,而沃顿虽然优秀,但他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库普切克终于妥协了:“好吧,考虑到我们的内线需要加强,我可以接受这个交易。”
随着山猫队的交易逐步推进,在王宇航的建议下,伯尼·比克斯塔夫决定签下两名重要的角色球员——达蒙·琼斯和斯蒂芬·亨特。此举的目的是为球队的替补阵容提供外线投射和内线防守,增强球队整体的深度和灵活性。
达蒙·琼斯是一位以三分球着称的控卫,虽然他的组织能力相对一般,但在进攻端尤其是在外线投射上的贡献十分突出。他在职业生涯中以高效的三分命中率闻名,尤其在2004-2005赛季效力迈阿密热火期间,他的三分命中率达到了432,成为了热火外线的重要火力点。他的即插即用型打法,使得他能够快速适应球队的战术需求,并为球队拉开空间,减轻主控卫的组织压力。
选择达蒙·琼斯的原因在于山猫队当前缺乏一个能够稳定命中三分的后卫,而琼斯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他的三分威胁能够帮助球队在进攻端拉开空间,尤其是在快节奏的比赛中,他能够迅速找到投篮机会,增加球队的外线火力。
斯蒂芬·亨特则是一名防守型内线球员,虽然进攻能力有限,但他在防守端和篮板上的贡献十分突出。在2004-2005赛季的菲尼克斯太阳队,亨特的运动能力和盖帽能力帮助太阳在防守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成为了快节奏进攻体系中的重要内线轮换球员。他的盖帽和篮板能力正是山猫队内线深度所急需的。
选择亨特的原因在于山猫队需要一名能够保护篮下并为球队提供轮换的内线球员。亨特的防守能力,尤其是在护框和协防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球队在防守端保持强度,同时为球队内线提供足够的深度。
阵容如下:
控球后卫(pg):
克里斯·杜洪(2年,150万美元)
达蒙·琼斯(4年,1600万美元)
得分后卫(sg):
安德烈·伊戈达拉(4年,新秀合同,1130万美元)
凯尔·科沃尔(3年,450万美元)
小前锋(sf):
杰拉德·华莱士(3年,1600万美元,扩张选秀)
特雷沃·阿里扎(2年,新秀合同,160万美元)
卢克·沃顿(2年,300万美元)
大前锋(pf):
鲍里斯·迪奥(3年,750万美元)
佩普·索乌(2年,新秀合同,120万美元)
中锋(c):
普里莫兹·布雷泽克(3年,850万美元,扩张选秀)
贾希迪·怀特(2年,580万美元,扩张选秀)
斯蒂芬·亨特(2年,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