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男人们还在高谈阔论。
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证据。
两人离开了别院,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客栈,江簌簌眉头紧锁:“看来赈灾粮的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沈祁翊面色凝重:“这背后肯定有更大的阴谋。”
第二天一早,他们扮作普通百姓走访。
他们走进一处破败的农家,一位老妇人正吃力地用破扇子扇着炉火,锅里煮着野菜稀粥。
“大娘,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江簌簌关切地问。
老妇人叹了口气:“朝廷发了赈灾粮和银子,可那些粮食都是陈年的发霉米面,吃了拉肚子,还不如不吃。银子也没多少,还要准备春耕的粮种,现在粮价又涨得这么高,唉,只怕撑不了两个月就要饿死了。”
“朝廷发了多少银子?”沈祁翊追问。
“一人给了五两银子呢!”老妇人伸出五根枯瘦的手指,语气中却听不出喜悦,“往年五两银子够买半年的粮食了,可现在……”
江簌簌和沈祁翊心中一惊。
五两银子确实不少,按照正常的粮价,足以支撑一个家庭半年之久。
可现在粮价飞涨,五两银子又能买多少粮食?
他们继续走访了几户人家,情况大同小异。
江簌簌和沈祁翊又走到一户人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一位中年汉子开了门,脸色蜡黄。他见到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了屋。
屋内十分简陋,桌上只摆着半碗冷稀粥,几片野菜浮在水面。
一个瘦小的孩子躲在屋角,警惕地看着他们。
“老哥哥,家里的日子过得还好么?”江簌簌试探着问。
中年汉子叹了口气:“好?哪里好得起来!朝廷是发了银子,可这粮价一天比一天高,刚开始还能买点粮食,可现在就算拿着银子,也买不到多少了。”
“为什么粮价涨得这么厉害?”沈祁翊皱起了眉。
“还能是为什么?”汉子一脸愤愤,“城里那些粮商,一个个囤积压着不卖,非得抬到天价才肯卸货。可咱老百姓能有几个钱?我家五口人,就靠五两银子,现在一斤米竟然要一百文,能撑到现在已经算好的了。”
他说着眼圈就红了:“这点银子,我们省吃俭用都快用光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去荒山找点野草野果,兴许还能多熬几天。”
江簌簌沉默片刻,看了看屋角的孩子,轻声问:“那你家春耕的粮种怎么办?”
中年汉子苦笑一声:“哪还有什么粮种!这会儿就算有地也没力气耕了,一个个都饿得连锄头都抬不起来。”
江簌簌心里到不安,这粮价的变动太不正常了。
离开了那户人家。
“看来,是有人故意囤积粮食,故意抬高粮价。”沈祁翊沉声。
江簌簌点点头:“没错,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操控。”
“会是谁呢?”沈祁翊的目光变得锐利。
“我们去粮店看看。”江簌簌提议。
两人来到城中最大的粮店——福满粮行。
粮行门口排起了长龙,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焦虑。
“掌柜的,这粮价怎么又涨了?”一个老汉颤巍巍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