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斓租的院子在西街后面的芳兰小巷里,那边住的大多都是在书院读书的学子,拖家带口的也并不少见,一大家子住一个院子都是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
比起南街口那边的住户要更加清贵一些,家底也更殷实,毕竟能供养一个读书人,日子虽然苦些但人的精神要好的多,日子过得有盼头,也更适合姜鹤年住。
若是能碰上同在一个书院的学子就更好了,刚到京城没认识什么人,平素也好有个照应。
这也是姜斓决定选这个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
最开始姜斓是不打算同姜家人扯上关系的,但接触下来能感觉到他们不是胡搅蛮缠的人,相处也很有分寸,除了在沈淮序的事情上姜鹤年显得有些偏激外,其他时候他的好意姜斓还是很清晰能感受到的。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身边有亲人自然比孤身一个待在京城要好得多。
姜斓准备接纳他们自然要为他们日后的日子做打算。
“小姐,宋侍卫来了!”小荷冲里面喊了一声,姜斓带上一件披风就出门了。
今日的天气有些凉,她可不想吹风受寒之后喝中药。
等姜斓到的时候,姜家人和春花都已经到了,周婶也坐在一旁,脸色瞧着可比姜斓最初看见她的时候好多了,也不知是不是今日高兴,整个人都精神不少。
“姜小姐。”周氏率先看见姜斓,想要起身迎接, 姜斓快步走过去按住她,“周婶,你身子不好,好好坐着,我们又不讲究这些虚礼。”
周氏本就没什么力气,现在能好好地坐在这里全凭着那股高兴劲儿,姜斓可真不敢让她给自己行礼。
但周氏却很坚持,给姜斓行了个标准的礼,喘着气给姜斓道谢,“小姐,我知您不讲究这些,但我真心感谢您,若不是您春花和我估计都没有命在了,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谢。”
“周婶,你莫要说这些见外的话,春花平素也没少给我干活,钱又不是白给的。”姜斓见周氏面色有些不好,忙将人拉起来。
“多谢小姐。”周氏知晓是姜斓性子好,不计较这些,但自己却不能因为她的好也忘记这份恩情。
“春花,帮娘把那个青布包袱拿过来。”周氏冲着在搬东西的春花喊了声。
“娘,您要这包袱做什么?”春花知道这里面都是周氏自己绣的一些绣品。
“帮娘打开。”周氏没有多少力气了,寻常她不会一下子做这么多动作,说这么多话。
“小姐,我家中没什么好东西,这些帕子是我绣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姐平时用来擦擦汗也成。”周氏将自己绣的帕子献上,目光中带着些期待。
她在家做不了什么,再多的东西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也做不出来,但是这样的的帕子还是能绣好的。
姜斓看着包袱里被叠得整整齐齐的帕子,料子虽然比不得丝绸,但棉布的手帕更吸汗,用起来也更舒服,而且这上面的花纹……
“周婶,你的手艺真好,这上面的蝴蝶跟要活过来一样,还有这花,好像是印上去的一样,看不出半点绣出来的痕迹。”姜斓虽然不清楚其他人的手艺怎么样,但是好坏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这些花纹和样式都很精美,甚至比之前姜斓待在宋府时见过的那些花样好看得多,若说这帕子是芙蓉阁新出的样式,怕都有人愿意相信。
“这些都是我闲着没事绣出来的,哪里当得小姐您这般夸赞。”周氏有些不知所措。
“婶子这些帕子可拿出去给人看过?考虑做些绣活儿养家吗?”姜斓摸着上面的花纹,心底倒是有了想法。
“我……我这样的绣品旁人定然是瞧不上的。”周氏先前也不是没想过,但之前送出去的绣品都没什么人愿意买,绣坊也因为身体不好而不愿意要自己。
“不试试怎么知道。”姜斓把帕子收下了,“我认识个掌柜,先拿婶子你绣的这些过去看看他要不要,若是要的话我再同您说,往后您有了进项,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姜斓不是一个喜欢多事的人,但身边的人她也愿意照看一二,尤其是周婶的手艺这般好,自己送过去给芙蓉阁瞧一瞧,能有份活干不管进账多少都是好的。
“诶!多谢小姐 ,又让您费心了!”周氏闻言长久绝望的眼神中又燃起了希望。
若是真的能要自己这些帕子……
春花在一旁何尝不知道姜斓要将这东西给谁,定然是芙蓉阁的袁掌柜。
袁掌柜同小姐有合作,若是小姐开口,便是娘这些绣品达不到要求,袁掌柜也不会拒绝的,但这个人情却是小姐欠下的。
春花心底很过意不去,但自己现在做不了什么,只能将小姐照顾好,给小姐干更多的活儿!
“小荷,你将这帕子都收好,回去的时候咱们去一趟芙蓉阁。”姜斓把包袱收起来递给小荷。
姜斓租的院子比南街口的院子大多了,因为想着春花和周氏还要住进来,姜斓租了个大院子,正房就有四间,旁边还有一间小偏房,足够春花一家和姜家人住了。
位置靠巷子里面一点,但出去也不会不方便,巷子比较宽敞,进出都方便,甚至这次宋时驾马车进来也进得来。
这样好的位置,姜致远看见之后就知道要花不少钱,心底有些过意不去,又花了女儿不少钱。
“当家的,咱们今日下午去牙行问问吧,早点找些活儿干。”秦氏住着这么好的房子,心底总觉得不踏实。
他们来京城可还没做什么,银子就花了斓儿不少,总觉得不安。
“我也是这个想法,咱们一会儿就去牙行找活儿干!”姜致远说完话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姜鹤年。
“你可打听到这房子一个月多少钱了吗?”姜致远想着这房租不能让姜斓出,折成银子给她,就让姜鹤年出去打听了。
“一个月八两银子,这是隔壁的三间正房的价格,咱们这院子比他们的大不少,估摸着十两还不止。”姜鹤年听闻房租之后也沉默了好一阵子。
他知晓这么宽敞的房子定然不便宜,但也没想到租一年房子就要花去一百多两。
姜致远闻言,也是一阵沉默。
姜家村待一辈子都花不完一百多两银子,在京城不吃不喝一年就能把一百两银子花得一干二净。
他们现在全部的家当也不过才五十两银子,还是卖房卖地之后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先去牙行问问,我找你秦叔也去看看。”姜致远不是颓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