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看看。”
仓库里,崭新的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整齐排列。
程立检查着设备清单,忽然问:“书呢?”
“什么书?”
“图书馆的书啊!”
程立说,“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漏掉?”
顾宇解释:“因为运输成本太高……”
程立摆摆手:“立刻联系出版社,我要最好的儿童读物、科普书籍,还有……”
他想了想:“对了,要多订一些非洲本土作家的作品。”
“明白了。”
顾宇记下来,“还有别的吗?”
程立环顾四周:“体育器材也要订购。孩子们需要全面发展。”
就在这时,童馨又跑来:“程立,你猜怎么着?”
“又有好消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
童馨兴奋地说,“要派专家来指导我们的教育项目!”
程立点点头:“太好了。我们确实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学校:
“这片土地上会开出智慧的花朵。”
叶千语接过他的话。
程立握住她的手:“是的,那将是最美的风景。”
夜幕降临,程立还在办公室里审阅资料。
叶千语端来咖啡:“别太累了。”
“没事。”
程立接过咖啡,“这些都是各地送来的教师申请,我得仔细看看。”
“这么多人愿意来非洲?”
程立笑道:“是啊,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他们愿意放弃高薪,来这里支教。”
就在这时,马库斯陈敲门进来:“程先生,我有个提议。”
“说说看。”
“我们可以设立‘非洲教师培训计划’,”马库斯陈说,“选拔本地年轻人,派他们去国外学习教育理论和方法。”
程立眼前一亮:“好主意!这样就能培养出本土化的教师队伍。”
他立即拿出笔记本:“我们可以跟世界顶尖师范大学合作……”
正说着,顾宇走进来:“少爷,有个意外情况。”
“怎么了?”
“刚才接到报告,”顾宇说,“南部一个村子的孩子们,每天要走五个小时山路才能到最近的学校……”
程立放下咖啡杯:“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程立亲自前往那个偏远村庄。
崎岖的山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正在艰难跋涉。
最小的可能只有六七岁,却要走这么远的路。
“每天都这样吗?”
程立问身边的向导。
“是的。”向导说,“雨季更难,有时候会有野兽……”
程立沉默了。
回到营地,他立即召开会议。
“各位,”
他说,“我们要调整计划。除了中心学校,还要建立卫星教学点。确保每个孩子步行不超过半小时就能到学校。”
“这样会大幅增加成本。”
有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