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的建成,张昂栋和小明开始着手筹备招生工作。
他们走村入户,向家长们宣传教育的意义,希望他们能够让孩子们入学。
然而,贫困的现实让许多家长犹豫不决,他们认为让孩子去打工挣钱更为现实。
一天,张昂栋和小明来到了一个破旧的茅草屋,这里住着一位single mother和她的两个孩子。
她的丈夫在一场事故中去世,从此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她的肩上。
她表示,她愿意让女儿上学,但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张昂栋安慰她:“阿姨,您放心,我们的学校是免费的,还包括免费的午餐。
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我们就一定会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经过一番劝说,这位母亲终于同意让她的女儿入学。
这让张昂栋和小明非常欣慰,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为这些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
在招生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家长不理解教育的意义,
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有的家庭贫困到无法让孩子上学。
但张昂栋和小明并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校终于招到了第一批学生。
他们中有的家庭贫困,但眼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看着这些孩子,张昂栋和小明心中充满了喜悦。
然而,喜悦之后,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昂栋和小明决定亲自教授课程。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孩子基础薄弱,
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张昂栋和小明决定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一天,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孩子独自捡垃圾。
他走过去询问,得知这个孩子的父母生病,家里无力支付学费。
小明决定资助这个孩子,并鼓励他一定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
孩子们的成绩越来越好,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家长们也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支持孩子们上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了山区。学校的校舍被淹,教学设备损坏严重。
张昂栋和小明心急如焚,他们担心这场灾难会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再次中断。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张昂栋和小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他们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重新修建了校舍,购置了教学设备。
在学校重新开课的那天,孩子们纷纷表示,他们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
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张昂栋和小明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为这些孩子们种下的知识的种子,已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