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冷意如同冬日霜雪,刺骨寒心。
“永珹已有六岁,朕打算让他搬到撷芳殿起居,让御前侍卫守着,皇后再安排些细心的宫人过去伺候。”
这话的言外之意岂不是不信任嘉嫔,要防着些。
“是,皇上。”
说完话弘历已起身向寝殿走去,皇后看着桌案上的折子,满心平静。
高氏为素练蒙骗,金氏也不清白。
这宫里,哪里有真正的盟友呢,不过为利所驱罢了。
……
三月初八,是个难得的晴天,春风和煦,万物生长。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令妃魏氏晋为令贵妃,娴嫔乌拉那拉氏晋为娴妃,婉常在陈氏晋婉贵人,宫女李氏晋秀答应。钦哉。”
“谢皇上隆恩。”
册封礼至此结束,众嫔妃自蒲团站起,虽说如今天气尚未回暖,但这一身吉服加上足分量的首饰,也是累的出了一身薄汗。
可身上再累,也比不过心上的满足感。
这回大封六宫来的突然,这封赏名单出来时也是让不少人心里打了个颤。
宫内晋封不外乎几种原因,一皇嗣,二圣宠,三家世,而资历总是排在这三者后面。
就说频频侍寝的慎嫔和舒嫔吧,这两位虽然得宠,但却都没有个一儿半女的,还是与曾遇喜过的玫嫔和仪嫔同居嫔位。
而诞孕两位皇子的玉族贵女嘉嫔和另一位既是潜邸老人又儿女双全的纯妃膝下居然也未得以晋封。
这其中隐秘实在让人心痒难耐,可是紫禁城往往最容不下好奇心。
晋封礼结束后,一回到永寿宫,嬿婉便被一群热热闹闹扑了个正着。
“额娘,您这一身真好看。”璟琇乐颠颠地将一杯枣茶递给嬿婉。
招不在老,好用就成;话不在多,好听便成。
至于其中混着什么喵喵汪汪的,嬿婉就当也是夸她了。
喝完枣茶后,嬿婉把吉帽摘下来递给一旁的宫女:“等了好一会儿了吧,今个儿的大字呢?”
一旁候着的缃叶立刻将一叠大字拿了出来,嬿婉仔细翻看着,随着她一张张的翻过去,璟琇手里的犬链也越握越紧。
自从她和五哥满了六岁后,额娘就亲自教导他们两个读书练字,她以为那么多张字额娘不会仔细查阅。
就偷懒了一次,写的飘了些,她就被额娘拘在永寿宫里整整三天!
不说她闷的慌,连金团和银团的皮毛都不亮了。
“嗯,框架写的是有模有样了,以后还敢偷懒吗?”
璟琇摇头跟拨浪鼓似的,手中牵着的两只犬也汪汪叫,似在应和主人。
“行了,出去玩时不许到处乱跑,也不许把宫人甩掉。”
璟琇欢呼一声,宛如三只撒欢的狗崽般奔出了永寿宫。
“额娘,璟琇喜欢骑射玩乐,您为何一定让她也每日习文呢?”
永琛实在不解,世人各有长短,璟琇聪明,隔几日习文也不见得落下多少进度啊。
嬿婉摸了摸永琛的小脑门,将走的摇摇晃晃的璟妘一并搂进怀里,语重心长道:“可这玉不琢不成器啊。”
“行业万千,文武两道皆可做基,额娘不希望你们将来面临抉择时却后悔当初。”
学习是一场终身的旅行,人生这辆马车也会遇到一座座或大或小的山头等待人们去翻阅。
她的孩子可以停在半山腰,可以停在山脚,但她不希望他们没有翻越山岭的能力。
永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刚想再说什么时,头顶又覆上一片温热,温柔又和煦。
“永琛,玉团和乌团是不是又胖了圈,额娘同你说过什么了?”
额……
“额娘,我带它们去散步。”
璟妘年纪不大,但已是有自己的主见,今个儿看姐姐遛犬,明个儿陪哥哥遛猫,又或者在两位兄姐读书时冷不丁地学上几句话。
永琛正将庭院中趴在秋千上的两只胖猫抱了下来,璟琇贴在额娘侧脸上软软地亲了一口。
嗯,放行了,可以去一块儿遛猫了。
进了正殿后嬿婉坐在梳妆台前,让春婵等人服侍她将这一身衣裳钗环换了。
刚换到一半,屏风外来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