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古偶定律
被血沫子呛到,他不住地咳嗽,“……会来得……这么……这么快……”
话音才落,杀手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若有来世,别再做坏事。”
孟四眉头微蹙,用拇指把脸上的血揩掉,弯腰抹在杀手的衣袍上,而后她直起身子,一脚踩在杀手腹部,手摸上刀柄,稍稍用力便将刀拔了出来。
她看向被绑的徐简,朝她微微一笑。
“姑娘别怕,我是锦衣卫孟四,我来救你了。”
她从烟雾中走出来,踏着尸体火海向她而去。她对她伸出了手。
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徐简抓住了那双手。
“事办得如何?”
豪华府邸中一间古香古色的书房里,一位中年男人放下笔,抬头看向面前的管家。
窗外艳阳高照,是个大晴天。屋里的管家脸上却阴云密布,他弓起身子压低了声音说:“已办妥当了,蔡厂公说这事他打包票,不会有问题。”
依旧愁眉苦脸。
中年男人往后坐进靠椅里,朝管家一扬下巴颏:“出了纰漏?”
“不是,”管家拱了拱手,说道,“蔡宁给出的条件在我们预计之内,出纰漏的是另外一件事。”
中年男人摆摆手,眉头拧成一团不耐烦地说:“什么事?你直说,怎地一把年纪了还婆婆妈妈的。”
管家老脸一臊:“是关于世子的那件事,除掉徐简。可今日那边传来消息,人没杀成,前去的杀手反而死了。”
那日商讨世子前程大计时,主子偶然提了一嘴徐简此人必须除去,主子既吩咐了,自己便去办。
像这等小事本无需再来叨扰主子,可事情竟朝着出乎意料的局面发展过去。
自己也不得不来告罪。
看主子的反应,大概是不记得此事了。
自己多半也不用受罚。
中年男人脸上浮现出疑惑,在听到“徐简”这个名字时豁然开朗。
“哦,原来是这事。”管家的每条皱纹里都写着担忧,“他们暂时还没找到徐简的下落。”
中年男人把头靠在椅背上,扭了扭脖子发出“咯嘣”的声音。
他闭着眼,“无碍,这个徐简损害了世子的名声,本来死不足惜。不过,我仔细想了想,她若现在死了,反而惹人怀疑。既然她命大逃过一劫,正好,先将此事放在一边,专心办好我儿的事即可。”
——
再醒来,是三天后的事。
黄花梨卐字纹架子床上悬挂的鹅黄色薄纱幔轻扬,露出床头朱漆回纹的方角柜,正对面摆了张四仙桌,周围又置几把杌子,东北角的窗台上设了张黄花梨花几,花几上摆了两盆粉红月季,西南角置一扇山水花鸟的绢素屏风,屏风后面又挂了藕荷色纱幔,与堂屋相隔。纱幔被风卷起在空中打了个旋儿,一个绛珠色的高挑身影头一偏灵活地从纱幔底下钻进来,穿过绢素屏风,大剌剌在四线桌上坐下,一梗脖子潇洒地饮尽盏中茶,偏过头目光凌厉地盯住半起身的徐简,立刻走上去扶住她,略带责备地啧了一声:“当心些,那一刀伤了你的肾脏,可得些日子休养。得亏你命大,不然哪还有命在,再不注意一点,小心留下后遗症,那可够你说的。”
徐简受宠若惊地靠在孟四为她添的软枕上,知道她是好心安慰,还是忍不住后怕,手轻覆在伤处,那里依然在隐隐作痛,“你救了我两次,多谢。”
嗓子里像进了沙子,又干又疼,声音也喑哑不堪。
这是她自来这以后最真挚的一句感谢,却因为昏迷三天滴水未尽,实在算不上好听。
“嗐,”孟四摇摇手,回到四仙桌前提起天青色茶壶倒了盏茶,走过去塞到徐简手里,指了指她的嘴唇道:“喝吧,嘴唇都干裂了。”
孟四自然地接过杯子,走回四仙桌问徐简还喝不喝,见徐简摇了摇头,便扶着桌沿在杌子上坐下。徐简侧着脸看着孟四,心里有很多问题想问她,可话到嘴边又看她脸色有些憔悴,生怕再添麻烦,只能闭嘴。
双目放空的状态下,孟四仍旧察觉了徐简的心思,眼尾一挑便笑出声:“有话要问?”
徐简很是不好意思:“……你似乎很累,我等你休息好了再问也是一样的。”
孟四支起下巴,慵懒地靠在桌沿:“嗯,是很累。不过,之所以这么累还就是为了这一刻。”
徐简听出话外音,有些不敢置信:“你是为了我的事而奔波?就为了调查是是谁雇人杀我?”孟四:“不错。”
她怎么忘了,书里的孟四是人人交口称赞的大梁第一女锦衣,以捍卫正义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妥协,不畏惧,只要你敢,她就可以不计手段替你讨回公道。
什么为大局计,什么官府脸面,孟四都不在乎。她所守护的不是大梁律法,而是万千百姓心中的公道。
天理无情,人有情。
有私情,无私情。
孟四便是那无私情的为公者。
书中有过这么一件案子,京城纨绔崔贤奸淫妇女并灭其满门,却因为是四品大员崔尚书的独子,最终无罪释放。这种情况下,孟四大闹衙门无果,隐忍数月,最终在崔贤返京途中出手,想将其格杀。
为此,被李青棠抓住把柄,不得已替他做事。
后续,以自己作饵抓捕采花贼,为追回税银与奸宦蔡宁为敌,以身犯险抓奸细……一桩桩、一件件,皆是为心中的道。
所以她虽然心疼谢佑卿的付出,却丝毫不影响她对女主的喜爱。
她早知道女主是这般人物,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
她怎么……怎么可以这么好!
徐简忍不住眨巴了一下眼睛,想起了小说下面有位网友的评论。
古偶定律一:女主总是善良的,靠近女主会变得幸运。
古偶定论二:男主男二总是有些病在身上的,不要靠近他们,会变得不幸。
这条评论一出,立刻惹来不少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