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快些,现在晚上都已经这么冷了。”
江城拉住媳妇儿的手,俩人一路小跑回了家。
家里人现在都在灶屋呢,元瑶回家之后,顺手就把院子的灯给关了。
“好香啊,这板栗鸡汤闻着就是香。”
李博文大声道,“外婆,小姨和小姨夫回来了,可以准备煮饺子了!”
元昭拍了拍儿子,“饺子还没包好呢。”
家里这么多人,包饺子都得不老少。
元良带着外孙去把收音机拿来,让他们俩小声听着收音机,几个大人围在一起包饺子。
“木炭的事儿,等小幺和昭昭一起去跑几个供销社,把这事儿定下来之后,我就在大队里通知。争取尽快啊,我们公社要申请水泥,大队的请愿书现在还没签字呢。”
元瑶想了想,“我们周一就努力定下来,县城里就这几个供销社,一天应该就能跑完。”
“行。”
一家人包完饺子,灶洞的火升起来,煮了饺子就在灶屋的小桌子上吃。
挤一挤,都不觉得不舒服。
吃完饺子,每个人还能喝一碗鸡汤,又暖和又美味。
“这野鸡还真是养不熟,越养越瘦,还不如早早就杀了吃。”
“还有只受伤的兔子呢,昭昭带着孩子明天你们就在家住一天,吃了兔肉再回去。”
李翠花笑眯眯的看着家里人满足的样子,说完之后俩外孙高声欢呼。
“博文博武,你声音给我小一点儿!”
妈妈一说话,俩孩子立马安静下来了。
元瑶看着好笑,江城偷偷摸摸的攥紧媳妇儿的手,这种阖家幸福的画面,正是自己想一辈子为之奋斗的样子。
晚上,江城把最后的行李打包,元昭给江城带了一盒点心,让他路上的时候垫吧几口。
她婆婆还给江城做了一双鞋子,反正现在也退休了,和自家儿子脚一样大,紧赶慢赶给做了一双出来。
知道李翠花在家忙,没时间做这些,往年还会给元瑶做鞋穿呢。
元瑶低声道,“你这都是跟我沾光啊。”
“是是是,有你这么好的媳妇儿,所以大家也都来疼我了。”
听出江城的情绪不对,元瑶刚要转身,就被江城抱了个满怀。
“媳妇儿,我现在……觉得特别幸福,真的。”
收音机说的人民的幸福感,报纸上描述的人民幸福感,都不如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幸福来得真切。
元瑶默默地抱住江城,这人这么重视亲情,上辈子……
一个人带着闺女,结果闺女的状态还是那个样子,这人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
大晚上的,没有人再能看到他们晚上做了什么,江城猛地一把关掉灯,自己挪了几步,把媳妇儿带到门后,一只手放在媳妇儿的腰间,免得她硌着腰。
手上的动作即使再轻,吻也带着浓浓的渴望。
元瑶也只觉得这人的动作更是无比的强势,不容任何人的反驳的强势……
她又想起结婚那一晚,这人也是——青涩的要,温柔的亲。
环着江城的肩膀,她温柔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