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东淡淡地说:“去党校学习也没啥嘛,充充电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是好事。总不能别人能去,我就搞特殊化不去,哪有这个道理。”
本来何铸等人还有些手足无措,但看秦云东这么淡定,三位市长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云东说得对,党校学习是干部提拔的必要条件,这次去党校学习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说不定意味着云东又要升官哩。”
蒋廉递给何铸一支烟。
秦云东笑了。
“升官不升官倒是其次,我就算去党校学习也很放心,这些年临江市的发展又不是只靠我一个人。全要仰仗临江十八罗汉的功劳。”
他所说的十八罗汉,是来自市民们对临江主要领导的统称。
除了这三位市长外,还有卫敏、宋天明,以及辛胜利、姚琪、刘前进、曹传承等六个区的一把手,以及楚采臣、白三民等七个临江支柱企业家。
这十八人是公认追随秦云东的核心成员,也是秦云东一声令下能高效调动全市行动的骨干力量。
何铸叹口气,摆摆手。
“就算临江人才济济,但还是需要有个领头人,除了你,谁能让十八罗汉马首是瞻?反正我是没有这个能力。”
“老何,咱俩是工作上搭档,你在临江市干部中的威望很高,怎么可能指挥不动呢?你这么说,是不是指责我专权,大搞一言堂吗?”
秦云东笑着碰了碰何铸的胳膊。
“我哪有指责你啊,我说的是心里话。你的大局观和管理艺术登峰造极,我何铸虽然高傲,但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我的能力和你没办法比,镇不住这么大的场子。”
何铸的话让蒋廉和李卫华很吃惊。
他们都知道何铸的个性,能主动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还是第一次。
何铸说的是心里话,他对秦云东真是心服口服。
临江市发展到今天的确不容易,历经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不是秦云东几次力挽狂澜,临江绝不会有今天的面貌。
秦云东看看三个朋友,内心感到温暖。
他再苦再累都能忍受,但他也需要别人认可和理解,有何铸这句话,他觉得非常欣慰。
“老何,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说离开谁就不转的,我也不是神仙,只不过是聚集大家在一起,借用了你们的聪明才智。我相信,临江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换了谁也一样会带动临江市继续发展下去。”
秦云东虽然看不上鲍乾清,但他也有组织纪律性,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命令,他都能平静接受。
三天后,省组织部的调令果然到达。
秦云东需要脱岗学习一个半月,正好到春节前结束。
因为提前已经做好了准备,秦云东很快向代理书记何铸移交工作。一周后,独自一人前往省城的省委党校。
报到结束,拿了房间钥匙,秦云东来到宿舍楼202房间。
没想到房间的门是开着的,秦云东敲了敲门走进去。
房间里正在收拾行李的男人回头看了看,马上起身笑着打招呼。
“云东同志,很高兴咱俩成了同窗舍友。我是中安市的佟阳。”
佟阳四十多岁,中等个头,笑起来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