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承诺,严天庆肯定就会放弃收购七零六厂。
槐荫市造势很大,但国企改制只闹腾一天就只能灰溜溜落下帷幕。
“至此,我的目的已经达成。至于省里下发的文件,只是后续效应,这就和我没有关系了。”
秦云东讲述完喝了口茶,显得非常平静,似乎他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何铸和蒋廉却听得心潮澎湃,激动地向他鼓掌致敬。
“秦书记好厉害啊,不显山不露水就解决掉了这么大的问题,打了一次神仙仗。”
何铸兴奋地抓抓头发,不停地感慨。
“等一等……”
蒋廉很快意识到秦云东讲述的计划里有疏漏。
“云东,你怎么能断定季红斌敢和父母官翻脸,乃至扛得住鲍乾清的压力呢?”
蒋廉很敏锐地抓住了秦云东行动的关键。
季红斌如果不能破釜沉舟自断生路,秦云东的计划就会面临失败。
那么,秦云东又怎么能让季红斌变得如此勇敢呢?
秦云东微笑着伸出三根手指。
“有三个因素,促使季红斌必须这么做。”
“哪三个因素?”
何铸也觉得好奇,立刻追问。
秦云东把茶杯递给他,埋怨他对客人照顾不周,让他去续水。
蒋廉很有眼色,三个人中他的级别最低,总不能让顶头上司招待客人,他坐着像是没事人。
他立刻抢过杯子,走到饮水机前接水。
秦云东对蒋廉的表现很满意,这大概就是秘书出身的人都有的基本素质。
“首先,吴凡尘和廖冀没有安置他的工作,这让季红斌大为不满,他除了听我的安排之外,已经无路可退。”
“这的确是吴凡尘的败笔,换了我也会心理失衡。那第二个因素呢?”
蒋廉把续好水的茶杯递给秦云东,紧跟着追问。
“第二个因素就是信任。季红斌是周通平书记提拔起来的干部,他对周书记一直心存感念。由此对我也很信任,他相信我的计划不会害他。”
“有道理,而且我觉得季红斌的信任不只是来自周书记,也是对你的人品和能力的信任。”
何铸赞同秦云东的观点,并进行了补充。
这倒不是他奉承自己的上司,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秦云东笑了笑,端起茶杯直接说出最后的答案。
“至于第三个因素嘛,那就是我能给季红斌最好的出路。”
“出路?让他来临江市任职吗?”
“我如果许诺他来临江工作,季红斌反而不敢豁出去和鲍乾清对抗了。毕竟他要调入临江就需要组织部门批准,那就要过鲍乾清这道坎。”
秦云东微笑着摇摇头。
他去槐荫市当晚,季红斌求他安排工作,他却果断拒绝,重要的原因也是基于此。
如果一个人做事会和自己的利益冲突,他就会变得举棋不定,失去舍身忘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