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不犹豫地颔首应允,随即转身离去,执行起任务。
李夜则依旧端坐于案前,目光深邃地沉浸在面前兵书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另一边,李世民踏入皇宫,即刻颁下一道旨意,宣布朝会暂停两日。
他急召所有将领与亲近朝臣入宫,将与李夜的这场考验公之于众。
“此番,药师,”他目光如炬,直指李靖,“这次由你统率大军,人数不限,即便是玄甲精兵,亦可尽出。
朕的目的很简单,要给那李夜一点教训,让他明白世间深浅,
勿因几番战场建功便妄自尊大。李靖爱卿,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务必让那小子知晓自己的分量!”
李靖闻言,神色凝重,拱手应命:“陛下宽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甚好。那你即刻着手准备,考验自明日起正式拉开序幕。
朝堂之上,无论文武,你皆可调遣,只需达成朕之意愿便可。”
李靖再次领命,随即率领一众将领退出大殿,步履间透露出即将大展拳脚的决心。
待他们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后,李世民缓缓转身,目光深邃的看向剩下的自己的近臣道:
“诸位爱卿,朕虽未曾直言,但想必李夜的真实身份,在座各位早已心照不宣了吧?”
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闻言,皆面露疑惑,纷纷抬头望向李世民,不解其言下之意。
李世民目光炯炯,直视众人,继续说道:“对于李夜的出身背景,你们应当都已心知肚明。”
见众人虽心存疑惑,却仍纷纷颔首,李世民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挚:
“尔等皆为朕之心腹重臣,朕亦无需遮掩,
试问,在你们眼中,李夜与太子相比,究竟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一片肃穆。
李世民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柔和,缓缓步前,逐一将众人扶起,温声道:
“诸位皆是朕的故旧之交,未来的大唐江山,还需仰仗尔等及子孙后代的鼎力支持。
因此,朕渴望聆听你们的真知灼见。
今日,就让我们兄弟间开诚布公,无需有丝毫隐瞒!”
众近臣借着李世民的臂力起身,气氛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释然。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至亲,更是首当其冲,他心中虽对李夜颇有好感,
但身为坚定的太子一派,立场坚定。
他轻咳一声,率先开口,言辞直接而不失恭敬:
“陛下,自古以来,太子之位遵循立长立嫡之规,而今太子殿下不仅身份尊贵,
且颇具才干,未曾有失德之行,贸然废黜,恐怕有失妥当吧?”
李世民闻此言论,心中了然,众人显然是误会了他的意图,连忙摆手笑道:
“非也非也,诸卿误解朕意了。实则,此乃今日李夜与朕的一番深谈所触发的困惑,朕至今犹自思量不明。”
言罢,李世民便将李夜所述之事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杜如晦听完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陛下,微臣斗胆直言,楚王殿下确是天赋异禀,
无论是才情智慧还是实际作为,皆在太子之上,不容小觑。
而且现在还手握大权,因此你们所议之事,还是有很大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