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王殿下,可由他亲率程咬金与秦琼这两员虎将,如同暗夜中的利刃,直插敌人心腹——王庭。
此计意在出奇制胜,令敌措手不及。
待到我大军正式发起总攻之时,王庭必会因担忧后路而分兵救援,那一刻,便是其最为虚弱之时。
尔等可乘虚而入,直捣黄龙,不仅要将那突厥王庭一举拿下,
更要将其中所有官员的家眷绑走,以此作为筹码,
让那些在前线与我军对峙的突厥将领,每一步都束手束脚,顾虑重重,此战则必胜!”
众大臣围聚于地图旁,听李靖细细剖析此策,目光中闪烁着赞同之光,
他们或是点头赞许,或是低声议论,皆是对这计谋的认可。
李世民亦是眉头舒展,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显然对此安排颇为满意,轻轻颔首,以示赞同。
他直言不讳地道:“甚好,药师,分兵遣将之事便交由你来主持。
至于李夜那边,你就莫要费心了。那支突袭部队,可让城防营副将苏烈领兵前往。
苏烈与东方宇昔日皆为夜儿麾下骁将,并肩作战多年,默契自不必说。
他与锦衣卫协同作战,想来也不会有何纰漏,便让他担此重任吧。
至于楚王,你则留守长安。眼下寒冬已至,大唐境内恐有雪灾之虞,你肩上的责任亦是沉重啊!”
李夜未曾料到,李世民竟如此执意要将他留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心中波澜四起。
他毅然挺身而出,单膝跪地,语气坚定:“陛下,此役臣势在必行。
突袭之任艰巨异常,非寻常兵马所能担纲,臣麾下那三千旧部,
昔日并肩作战,默契无双,定能不负重托。望陛下体恤臣心,恩准此行!”
李世民轻轻摇头,神色决绝:“你之心意,朕已明了,但旨意既出,便如山岳难移。诸卿,各自去筹备吧。”
言罢,他未再多看李夜那执着跪地的身影一眼,转而温言对秦琼道:
“叔宝,你的身体,此番征战可还吃得消?”
秦琼闻李世民呼唤,连忙抱拳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坚毅:
“陛下,微臣在楚王府静养数月有余,昔日顽疾已愈,
气血亦渐趋充盈,故此战微臣愿披甲执锐,为国效力!”
李世民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赞许道:“甚好,那你便与咬金一同执行突袭之任,
有你们二位猛将同行,朕心甚安。好了,诸卿退下吧!”
言罢,他目光未及仍跪伏于地的李夜,径直下了逐客之令,
随后自己也转身步出御书房,全然不顾那被冷落在旁的李夜。
御书房内,唯余李夜一人,孤影匍匐,膝下石板透着凉意,却未能动摇其分毫。
他紧咬牙关,内心已决,此役非参与不可。
尽管现在在长安手握重权,可他的心,却早已飞跃至烽火连天的战场,渴望在那片天地间挥洒热血,斩将搴旗。
李夜血脉中流淌着霸王的勇烈,而今却被这繁华却束缚的长安城所困,周身每一寸肌肤都仿佛在低吟着不屈。
若错失此次为国效力的机会,于他而言,将是难以释怀的遗憾,如同壮志未酬的英雄,空余悲叹。
因此,他倔强地跪着,不肯轻易起身,心中暗自较劲,誓要让那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见识到他这份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