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近侍被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不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道:“奴婢不敢,奴婢绝无此等非分之想,奴婢忠心耿耿,只想为娘娘分忧,请娘娘恕罪!”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脚下的地砖。
唐洛鄙夷地瞧了他一眼,嘴角流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自作聪明的蠢货。也就是看你有一丝忠心,不然早就让你下去和鱼儿作伴了。机会只有一次,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奴婢不敢了,谢娘娘不杀之恩。”
那名近侍依旧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起身。
唐洛未理她,将目光放置在池中的鱼儿身上,心中思索着圣人召见太子可能隐藏的深意。
身在皇家,多想些总归是有好处的,这也是皇家的悲哀。
这些年明枪暗箭她经历过不知多少,好不容易坐到现在的位置,总算开始稳定了些,小心点总无错。
就在唐洛陷入沉思之际,突然间,从远处传来一阵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小小的身影正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孩童一男一女,面容娇俏可爱,令人心生欢喜。仔细端详之下,能发现这俩孩童与唐洛有着七分神似。
孩童身上所着衣物皆极为华贵,显然出身不凡。那男孩约摸九岁左右,相较于女孩要年长两岁。
只见他手中紧紧握着一只风筝,兴高采烈地大步向前奔跑着,脸上洋溢着笑容。而那女孩则满脸怒气,小嘴撅得高高的,气鼓鼓地在后面紧追不舍。
女孩一边跑,一边气急败坏地喊着:“李…牧原……~快把我的风筝还回来!”男孩头也不回地大声笑道:“哈哈哈,不给,有本事来抓我呀!”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追逐着,全然不顾及周围的一切。在他们身后,紧跟着一群太监宫女们。这些人一个个神色紧张、焦急万分。其中,为首的那个太监看上去已有四十多岁的模样,此时正气喘吁吁地高声呼喊着:“小主人慢些,老奴实在跟不住了!”
然而,正在尽情玩耍嬉闹的两个孩童哪里会理会其他,依旧自顾自地奔跑,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场有趣的追逐游戏。
此时李牧原看见了远处的唐洛,眼前一亮,快步向她跑去。
李牧雪在他身后紧追不舍,直到李牧原跑进凉亭,李牧雪才发现唐洛的身影,委屈巴巴的趴在唐洛的腿上,指着李牧原娇声告状:“母妃,李牧原抢我的风筝。”
唐洛微笑着凝视着自己的一双儿女,那温柔而宠溺的目光仿佛能融化一切坚冰。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秋华,再给雪儿寻一个漂亮的风筝来。”声音轻柔婉转,宛如夜莺的歌声一般悦耳动听。
“喏!”
秋华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没过多久,秋华迈着轻盈的步伐快步走回来,手中已经多了一只精致无比的风筝。
唐洛接过风筝,递到女儿手中。李牧雪满心欢喜地接过风筝,那双明亮如星辰的大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儿状,脸上绽放出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甜甜地说道:“还是母妃最好啦!”
一旁的李牧原见状,撇了撇嘴,调皮地朝着妹妹扮起了鬼脸,口中发出“略略略略”的声音,惹得李牧雪咯咯直笑。一时间,整个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宛如一幅温馨美好的画卷。
唐洛笑了笑,将一对儿女护在怀中,心中充满了温情。
“母妃陪我们放风筝。”
“好。”
看着儿女奔跑的身影,唐洛脑海里不知不觉浮现出儿时的画面,那时阿耶阿娘还在,也是这般带着自己和二郎放风筝。
二郎十六了吧,也不知道,他这些年过的好不好,想到这,唐洛的笑容淡了些,随即眼神一定:“快了,快了,二郎在忍耐些时日,待阿姐扫兴障碍,马上将你接入长安……”
就在这时,远处跑来一名太监:“启禀太子妃,殿下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