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和抢都只能使少数人富起来,总不可能全县的人都去抢。”徐真好笑道,“那等我们扩张到临安了,难不成还要带着临安人民去贪,去抢?”
开了个玩笑,活跃了一下气氛,徐真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用赚钱的生意把贫农和富农,以及县城里的乡绅都连结成一体。”
夏瑜双眼一亮:“请先生赐教!”
徐真向未庄示意:“在未庄,逐渐过上好日子的贫农与富农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大,原因在哪里?”
这是个摆在明面上的简单的问题,夏瑜立即道:“因为富农认为贫农夺走了他的利益。”
“没错。”徐真点了点头,“田地一共就那么多,贫农占多了地,富民的地自然就会少,而贫农能吃饱饭了,那富农就会少吃一点。”
“田地产出的利益就那么一些,只要对之进行分配,定然会产生争端。”
“但是我们如果把利益变大呢?”
徐真伸手比划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圆:“我们向外做生意,把富农也带上,允许他们入股,参与分红。”
“以未庄的这些富户为例,假如我们的丝绸生意做大了,每月能给他们一户几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的分红,那他们还会在意眼下的那点田地么?”
夏瑜若有所思地答道:“赚的银子足够他们买更多的田地,他们自然不会在意眼下的这点东西。”
“我们应该把贫民,不是恶贯满盈的富农以及乡绅都拉到我们的阵线内。 ”徐真意味深长道,“假如我们能使所有遵纪守法的好人都过得更好,都能享受到革命带来的好处,到时候有人想要颠覆我们,他们会同意么?”
“自然不会同意!”夏瑜忍不住附和道,“要是我们能让革命后的所有人都过得比在清廷的统治下更好,那我们的革命定然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何怀德也说道:“能获得更多的人的支持,那革命自然能进行得更为顺利。”
徐真爽朗地笑了起来:“我们当然要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哦,这所有人不包括那些该死之人。”
“因为我们的革命不是要建立只有贫农能活下去的世界,而是要给更多的人公平地活下去的机会。”
他越说越豪迈:“我们要依靠所有能够依靠的力量才能尽快完成革命,让所有人都尽快地过上好日子。”
“就说未庄,我们依靠贫民颠覆了未庄惯行的秩序,但是要让所有人都富起来,我们还需要做生意,需要懂行的人去替我们操持生意。”
“最近两天,我思索了很久,最后把我们在县里应该进行的革命划成三步。”
夏瑜等人都认真听着徐真的话,就连不大听得懂的王贵也听得非常认真。
徐真指向未庄:“我们在未庄完成的仅仅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则是把全县的乡镇都变成未庄这样,处置该死之人,使所有穷人吃饱,并建立赤卫队。”
“第三步,实现对县里的完全掌控之后,我们应以共同的利益把有裂隙的各阶层都联系起来,让所有人支持革命,共同为了更好的富裕生活而奋斗。”
他所处的时代与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个赤色的革命时代不同,故而对一些措施与策略都只能借鉴,而不能完全复制,否则定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这些东西便是他在县衙思索了几天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至于能不能达到他的预期效果,或者说施行了之后,最终会导致什么局面,徐真只能根据自己的见识进行推测。
而事实会如何,徐真也不知道。
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个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去实施具体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自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