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众臣议事完毕。圣妃和三皇子正要与皇上告辞离开皇宫。
皇上云天威严的声音响起:“其他的人退朝,三皇子与圣妃留下,随朕到御书房。”
众臣纷纷退下,圣妃心中暗自嘀咕:“这老奸巨猾的皇帝想做什么?他知道能坐上这个宝座的人都是极其阴险之人,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阴谋论,阴谋论与帝王术的高手。”三皇子则神色平静,似乎在思索着皇上此举的意图。
三人来到御书房,皇上坐在书桌后,看着三皇子道:“圣武,今日这事,你做得很好,你可是立了大功,可要朕给你什么赏赐?”。三皇子道:“父皇,这是儿臣应该做的,儿臣不敢要赏赐。”皇上说道:“不要什么赏赐?”略一沉吟便道:“不要赏赐,朕可允你一个承诺,只要你想好了,可以随时来找朕讨要。”说完便哈哈大笑道。
三皇子立即跪下道:“谢父皇!”。
皇上道:“今日朝堂之事,多亏了圣妃。若不是你,朕恐陷入困境。”皇上云天缓缓说道。
圣妃微微欠身,道:“陛下言重了,这是臣妾作为子民应尽之责。”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圣妃身上,“圣妃,朕听闻你有非凡之能,不知你对如今局势有何看法?”
圣妃心中一紧,她深知皇上的心思难以捉摸,稍不留意便可能陷入危险。“陛下,臣妾不过是一介女流,对局势不敢妄言。但臣妾以为,如今国家安定,百姓富足,乃是陛下之英明领导。”
皇上笑了笑,“圣妃过谦了。朕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不妨直言。”
圣妃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妾以为,如今虽表面平静,但暗中仍有隐患。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陛下需加强戒备。”
皇上神色凝重,“圣妃所言极是。朕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三皇子,你有何看法?”
三皇子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以为,我们应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国家的实力。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及时采取措施。”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朕会考虑你们的建议。”
沉默片刻,皇上又看向圣妃,“圣妃,朕听闻你师从高人,不知师从何人?”
圣妃道:“民女,师从道灵仙尊。这一次是师尊要弟子到人间历练,为了完成他老人家的嘱托。路过墨州时,发现那里的事有些不对后,才滞留在那里。”圣妃便把在墨州的事说了一遍。她没想到皇上对她如此上心。又说道:“陛下,师傅临走时交代民女,要民女完成一些宗门的事情。民女不敢违抗师命,还望陛下成全。”
皇上高兴地说:“道灵仙尊,你是道灵仙尊的弟子?,太好了,我在刚开始打江山时,负了重伤,危在旦夕,是仙尊救了朕的命。仙尊现在在哪里?
在皇宫的御书房中,皇上云天坐在书桌前,下首站着三皇子和圣妃,皇上眼神深遂,思绪飘回到了往昔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拼杀的将领,为了争夺天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他不幸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殒命之时,仙尊道灵如天神降临般出现在他的面前。
道灵仙尊将他救起,带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之中。在山洞里,仙尊施展神奇的法术,为他疗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医治,皇上云天的伤势逐渐痊愈。
身体恢复后的皇上云天满怀感激之情,他立刻回到军营,整顿兵马,准备继续征战。但他深知,若没有道灵仙尊的救命之恩,他早已命丧黄泉。于是,他亲自前往山洞,恳请道灵仙尊到军营中居住一段时间。
道灵仙尊来到军营后,皇上云天对他敬重有加。在相处的过程中,仙尊发现皇上云天竟是帝辛转世。帝辛,那个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如今转世重生,必定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仙尊决定留下,传授给皇上云天一些帝王之术。在仙尊的教导下,皇上云天逐渐掌握了治理国家、驾驭群臣的方法。他的智慧和谋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建立皇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仙尊深知皇上云天的尘缘未了,他还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于是,在适当的时候,仙尊向皇上云天告辞。皇上云天苦苦挽留,但仙尊心意已决。
“你的尘缘未了,去好好当你的皇帝吧。”仙尊留下这句话后,便飘然而去。
自那以后,皇上云天建立了皇朝,成为了一国之君。但他从未忘记过仙尊道灵的救命之恩和教导之情。他一直在寻找仙尊的下落,派遣了无数的人四处打探消息,然而始终没有音讯。
皇上云天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与仙尊相处的日子。他渴望再次见到仙尊,向他请教更多的治国之道和人生哲理。
皇帝云天便把道灵仙尊救他的事娓娓道来。
圣妃说道:“师尊一向来无影去无踪,临走时,只说云游去了,并未说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