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世子萧羽按照镇北王的吩咐,快马加鞭赶到了镇北军营地。
萧羽站在营地的校场上,面前是一群神情肃穆的暗卫。
萧羽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各位,此次任务至关重要。黑龙教妄图诬陷我镇北王府,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一名暗卫抱拳问道:“世子,具体要我们如何行动?”
萧羽深吸一口气,说道:“你们分成若干小组,分散隐藏在军队的每一个角落。记住,要悄无声息,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你们要暗中观察大小军官的每一个举动,包括他们与何人接触,传递何种信息,甚至是日常的细微变化。”萧羽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校场的沙盘上比划着营地的布局。
“特别是那些平日里与外界联系频繁,或者近期行为反常的军官,要重点监视。”萧羽的眼神中透着威严。
另一名暗卫皱着眉头说:“世子,如果发现可疑情况,该如何处置?”
萧羽斩钉截铁地回答:“先不要轻举妄动,立刻向我汇报,待我与父王商议后再做定夺。”
“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明白了吗?”萧羽大声问道。
众暗卫齐声高呼:“明白!”
随后,暗卫们按照萧羽的安排,迅速融入了营地的各个角落,开始了暗中监视。
镇北王府里一片寂静,连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氛,大家都在等待着黑衣人的到来。
这时镇北王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忧心忡忡地想道:不知京城中贵妃与三皇子怎么样了,他们能否过了这一劫?\"镇北王眉头紧锁,目光深邃而忧虑,双手不自觉地揉搓着扶手,心里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京城局势复杂,他们孤立无援,但愿能平安无事 。
这时,府里的一个小妾莲步轻移,端着一碗银耳羹汤走了进来。小妾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声音娇柔地说道,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探听王爷的口风:王爷,你喝一杯银耳羹暖暖身子吧。
镇北王抬眼淡淡地看了小妾一眼,说道:“放桌上吧。”镇北王的语气平淡,心思显然不在这碗银耳羹上,此刻他满心都是王府即将面临的危机 。
沉默片刻,镇北王又继续对小妾说道:“这几天要注意安全,府里可能会混进陌生人来。”镇北王的目光中透着关切,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心中不禁起疑:这小妾今日怎的如此殷勤 。
小妾眼中瞬间闪过一阵慌乱,但很快就掩饰过去,心想难不成这一次的行动王爷提前知道了消息?小妾的心跳陡然加快,强装镇定地说道,暗自懊恼:莫不是自己露出了破绽,不行,得稳住:王爷,妾身知道了。
镇北王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本王不想府中任何人受到伤害,你平日里带着两个女儿也要小心些。”镇北王的语气缓和了一些,眼神中流露出对小妾和女儿的牵挂,可心底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小妾低下头,应声道:“妾身明白,王爷放心。”小妾不敢直视镇北王的目光,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将消息传递出去,焦急万分:万一计划败露,自己可如何是好
镇北王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
小妾福了福身,转身离开书房,脚步略显匆忙。小妾边走边想着对策,手心已满是汗水:得赶紧通知父亲,不能坏了大事 。
镇北王看着小妾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镇北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忧虑所取代,暗暗思忖:这小妾今日的表现有些反常,难道。
原来这个小妾是多年前镇北王一个驻地附近的一个小小县令的女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县令所居的简陋宅院里,烛光摇曳。县令心怀叵测,为了监视镇北王,可谓是费尽心机。
他将女儿叫到昏暗的书房,四壁的书架上堆满了陈旧的书卷。县令阴沉着脸,对着女儿叮嘱道 :“女儿啊,为父把你送给镇北王当小妾,可不是让你去享福的,你要时刻留意镇北王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向为父汇报。”县令的眼神阴鸷,语气严厉,那烛光在他脸上投下诡异的阴影 。
小妾咬了咬嘴唇,怯生生地说道:“父亲,女儿知道了,定会不辱使命。”她的心里虽然害怕,但也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窗外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窗棂嘎吱作响 。
于是,这小妾便进了镇北王府。初时,她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大意。王府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百花争艳。小妾在心里默默想着 :“我一定要取得镇北王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王府的日子里,她使尽浑身解数,百般讨好镇北王。在一间装饰华丽的房间里,小妾娇声说道 :“王爷,妾身给您捶捶背。” 渐渐地,镇北王对她宠爱有加。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小妾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小妾暗自思忖 “这次的行动至关重要,我可不能有半分疏忽。”此时,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局势增添一份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