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尧哥儿都是中规中矩的喊陈瑾湛父亲,只有在他伤心时,才唤他‘爹爹’。
陈瑾湛何尝又不知尧哥儿的心病,那也是他的心病。
可他的妻子已经死了,即便再像,却也不是。
听到自己儿子的哭声,犹如一把利刃刺在陈瑾湛的胸口。
尧哥儿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一旁的福安大着胆子说道:“老爷,你就依了小公子吧。”
“属下看,那林娘子性子温顺,又善解人意。”
“身怀六甲还在书院门口卖小食,不像那贪婪之人。”
此事陈瑾湛自然知情。
片刻后,他说道:“明日,我亲自去一趟书淮家。”
这几日因为郑家人,谢书淮也有好几日没去书院了。
林玉禾要么待在自己屋内做衣衫,要么就是带着运姐儿去山里拾柴火或采草药。
近日,运姐儿在山里认识了春婆子的孙女儿浅浅。
两个小姑娘年纪相仿,浅浅爱笑性子也温和,和运姐儿也玩得到一起。
早上一起来,运姐儿就催着林玉禾去山里。
林玉禾肚子越来越大,背着背篓走得也不快,拾的柴火不是松针树叶,就是一些小树枝。
背起来也不重,有时崔氏不放心还会来接她。
春婆子家中养了几头羊,她到山上是去割草的。
两个大人,两个小孩都像是约好的一般。
今日林玉禾,还给浅浅和春婆子带了吃的。
春婆子拆开芭蕉叶后,看里面包着几个白面馍馍还热乎着。
当即眼眶微红,“好姑娘,这么好的吃食,你带给我们多浪费。”
浅浅暗吞着口水。
春婆子家境往日还不错,过年时家中也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
可去年他儿子在城里码头给人搬货时,被人打成重伤后,连床都下不了。
多亏季大夫这一年的医治,不但能下地走动了,还能做一些轻松活。
编制竹器养活一家人。
家中土地没有重要劳力,加之她儿子看病买药也花了不少银子。
就卖了家中的水田,只留了两块旱地。
平时耕种还得靠季大夫帮忙。
为此家中粮食紧缺,这白面馍,她已经快有两年没见过了。
林玉禾笑道:“不浪费。”
春婆子给孙女儿一个后,还是舍不得吃,她想全部带回去让他儿子多吃一个。
她做事又麻利,割好草后,就帮着林玉禾拾柴火。
两人时不时地闲聊几句。
看着两孩子走远后,春婆子才小声说道:“好姑娘,老婆子我都看到那李姑娘去你们家几回了。”
“你可得长点儿心了。”
谢书淮的好友都只认李云萝,才是谢书淮的未婚妻。
而村中的人,却认林玉禾是谢家的儿媳妇。
毕竟她怀的可是谢家的骨肉,如今又住在谢家。
而且春婆子亲眼见到,谢书淮和李云萝大婚那日,带回来的是她。
林玉禾苦涩一笑,“春婶,我长心也没用。”
“谢书淮中意的是她,他们两人的婚约也没断。”
春婆不爱往 村口凑,更不爱嚼人舌根,林玉禾才愿与她说这些。
“那你也不要伤心,你人长得好,就算有了孩子也能找个好的。”
林玉禾笑道:“不找了,我自己有手有脚,能养活孩子和自己。”
春婆子当然不认同还想再劝,却听到运姐儿冲两人背后唤道:“舅舅,你来了。”
林玉禾一转身就看到了谢书淮,傻愣在原地。
春婆子神色也有些难堪,难得一次有闲心唠会旁人家的事情,不想却被正主听到。
况且她还是个长辈。
讪讪一笑,“我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