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连你王叔我都不认得了?”
秦庄面色如常,似乎没意识到自己被识破,“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他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戳穿道:“朕自小不被重视,在冷宫中长大,琅琊王怎么可能见过朕。”
“你小时候可让人讨厌了,我一抱你就哇哇哭,恨不得直接掐死你。”
秦庄仿佛没听见他的话,继续自顾自地说道:“越长大越像那个女人,我看着就恶心,早知道就该直接掐死你了。”
“你在恐惧?”
提起那个女人时他虽说着厌恶,但神情中却流露出一丝恐惧。
秦庄充耳不闻,“你错了,我们都错了,所有人都会死。”
见状,秦天忍不住皱眉。
这时,楚玉姝突然开口,“是纸人。”
“嗯?”
在秦天疑惑的目光中,她右手剑指刺出,隔空点在琅琊王眉心。
顿时,后者仿佛泄了气般仰面朝后倒去。
低头一看,哪还有什么人,只见一张栩栩如生的纸人滑落在地。
这张纸人,无论体态还是相貌都是按照琅琊王裁剪出来,看不出丝毫破绽。
“竟还有此等手段。”
秦天皱眉,低头审视着纸人。
“道门有撒豆成兵,剪纸为马的典故,说的就是他们。”
楚玉姝开口解释,只是神情却有些复杂。
“他们?”秦天疑惑。
但她很快就收拢心思,再度恢复面无表情的冷淡样子。
见她不愿开口,秦天本想放弃,却听秦滢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国师所指的应该是太平道。”
楚玉姝深深看她一眼,没有否认。
“太平道?”
秦天总觉得这名有些熟悉。
“前朝那场险些亡国的黄巾之乱,就是那位自称天公将军的太平道天师。”
经过秦滢一提点,他顿时醒悟过来。
前朝国祚绵延三千七百余年,其实可以视作两个朝代。
因为在建国不足八百年时,曾经爆发过一场黄巾之乱。
黄巾军所到之处,各地农民游侠纷纷响应,很快席卷全国。
当时的前朝皇帝被迫迁都,放弃大半国土才勉强抑制住黄巾军的进攻,可以说几近亡国。
此后双方经过数年的僵持对峙,最终是前朝皇帝亲自登山求见宗门,才解了这场黄巾之乱。
“自黄巾之乱平定后,前朝便将太平道视作邪教,大肆剿灭,所有太平道门人悉数被杀。”
楚玉姝补充道:“而道门也迫于压力,将太平道除名。”
秦天并未觉得如何,此乃人之常情,若不舍弃太平道,恐怕就没有今日的道门了。
“当年黄巾军的失败太过蹊跷,好似一夜之间便大势已去,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其中有所隐情?”
从楚玉姝的态度中,他有所猜测道。
“前朝皇帝亲自登山,于山门外苦等一夜,最终与宗门达成一致。”
秦滢回忆着史书中的记载,“此后不到两个月,天公将军突兀病重,并在极短时间内离世。”
“失去了主心骨的黄巾军,便彻底溃散。”
听完她的叙述,楚玉姝默然不语。
良久后,她才开口道:“纸人是太平道最擅长的手段之一,当年侥幸没死的门人弟子,恐怕要重新现世了。”
秦天疑惑道:“从那位天公将军来看,太平道应都是舍生取义的豪杰之辈,为何如今会和老皇帝勾结在一起?”
那位天公将军,贵为道门一脉天师,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只等去世之后便能青史留名。
是年,天下大旱,朝中以造反为由灭杀百姓灾民数十万人。
这样的人物,却最终放弃一切选择造反,只为了给那年死去的百姓讨要一个交代。
楚玉姝冷笑道:“如果在他们眼中,先帝才是正统,帮助先帝才是义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