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深知,此捷虽获,然前路迢迢,荆棘满布,诸多艰难险阻犹待攻克。
整军完毕,朱标遂筹谋下步战略宏图。
且说应天坤宁宫内,朱元璋时而仰天狂笑,时而俯首低泣。
“妹子,咱高兴啊!标儿竟有此胆略!敢造老子反!”
马秀英仍难置信,自家温文尔雅之子,半载未见,怎会性情骤变,兴兵谋反。
朱朱元璋上前几步,轻执马秀英柔荑,其手绵软似无骨,温润嫩滑,此玉手,纵经万千遍抚触,亦难厌足。
“妹子,标儿确已谋反。真是成长了!咱料想此皆先生谋划,标儿失踪半载,先生亦隐匿三月。”
言至此处,朱元璋拭去一把老泪,今日实乃大喜之日。
昨日,隐世 1600 余年之墨家现世,墨家巨子言乃应季如风相邀,为大明崛起而出。
今朝,标儿谋反,二者于时日上太过凑巧,由不得朱元璋不信,此皆季如风布局。
“如此亦善,然刀剑无眼,恐伤标儿。”
马秀英心怀忧虑,暗下决心,待片刻便出宫,不惜颜面,为朱标募集兵力。
甚至心中暗道:咱的好大儿谋反,淮西武勋一个也别想跑。
留在京城的,一人不漏,都得为标儿助阵。
万不得已,便亲自绑了朱元璋。
朱元璋岂不知其心思,附耳道:“咱已遣徐达、李文忠与蓝玉,并令常茂、常升兄弟同行,彼等自明吾意,只为标儿练手。为保万全,未许其携带火铳火炮,连骑兵、弓箭手亦无,皆为步卒,欲观标儿所能企及之境。”
闻此,马秀英绽露甜笑,其夫重八果解其心意,标儿乃二人挚爱之子。
谋反又何妨?不妨事,且为其增兵!再不然,便令毛骧缚己。
这便是最后朱元璋予于马秀英的承诺。
“诶!对了,重八,是否速令织造局为标儿织制龙袍?他身量高于你,你的龙袍不合身。也不对,且不论合身与否,标儿穿你的旧龙袍,当用新制……你都不知标儿尺码,罢了,我亲自去一趟。”
言毕,不顾朱元璋惊愕之态,携贴身宫娥玉儿匆匆离去。
“嘿嘿……标儿,真出息了!先生啊先生!新春方过,你便给了咱偌大惊喜啊!”
朱元璋喃喃自语,踱步于宫室之中,思绪渐飘向远方。
他深知,此局既开,大明天下必将风云变色,然朱标既已踏上此途,唯有放手任其驰骋,方见真章。
或许多年之后,史官笔下,此段故事会成为大明传奇中最为浓墨重彩之一笔。
且说朱标,于前军都督府整顿已毕,五万余兵马军容整肃,士气昂扬。
朱标登高而望,目及之处皆为麾下儿郎,心中豪情顿生。
“吾之将士们,今日之举,非为个人私欲,实乃为大明另辟新途。吾深知前路艰险,然有诸位相随,何惧之有!”
众将士闻言,齐声高呼“愿随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声浪如雷,震撼天地。
一旁季如风,露出了一抹笑意。
“老朱啊!这个惊喜,但愿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