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葑这些天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女儿高考省理科第二,女婿是省高考理科状元,他和女儿女婿通了电话,得知了女婿的高考志愿——北京大学英语系。
有这样的成绩,被录取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顾葑也终于可以把心放在了肚子里,女儿有志向学医不选清华北大也就算了,傅明彦要是再去个次一等的学校,他得心中梗塞。
幸好女婿选的是北大。
另外顾葑还知道了一件事,傅明彦的妹妹傅明珠居然也参加了这次的高考。
他帮忙查阅以后,知道傅明珠的考试成绩是330分,比哥哥和嫂子差上不少,但实际上也是江川省难得的好分数,文科排名全省一百六十九名。
傅明珠会不会被第一志愿录取不好说,但是第一到第五的志愿都是在首都,她肯定是可以在北京念大学的。
傅明彦的意思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会和顾玉惜一起来首都,今年冬天会和顾玉惜一起到首都过年,到时候还要劳烦顾家。
这算什么劳烦?巴不得小夫妻两人赶紧到首都来。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顾葑这些天的得意都放在了脸上。
顾葑早晨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名单出来了,教育部盖章核验以后,那边就会邮寄通知书。
顾葑去看了名单,傅明彦写清楚了是北京大学英语系的拟录用考生,顾明珠则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拟录用考生。
·
邱泽主编在夹着公文包进入到顾葑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出来了顾葑的春风得意。
顾葑的双腿翘在桌子的边缘,整个人往后仰,手中夹着一支烟正吞云吐雾,表情快活哼着歌。
“邱主编。”
见着了来人,顾葑连忙放下腿,刚刚看到了两份录取名单他实在是太高兴了,才会忘了形。
顾葑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碾了烟头,从椅子上起来,上前双手握住了邱泽的手。
“邱主编,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双面人生》的读者来信。”邱泽笑着拿出了一叠用橡皮筋捆好的书信。
“都是咱们北京的读者,我特地带过来给您,看您怎么给小傅。对了,根据我们出版社的经验,有时候信里是会送上粮票、毛票的,拆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在这个年代读者对精神食粮异常渴求,当看到了一本好书,有些家境较好的读者会邮寄票和钱一起寄给作者。
邱泽这样提醒,是因为担心信笺积累得太多,傅明彦不拆信了,要知道,附送钱和票的信占比不会太多,但是还是有的。
要是没看就直接扔了,那就浪费了。
“哎呦,原来《双面人生》已经开始卖了,我这段时间忙着高考的事情,都没留意。”
77年高考是整个国家的大事件,教育部作为直接负责本次高考的牵头部门,正是最忙的时候。
顾葑作为教育部的干部,关注的是高考成绩,都没留意到书店里《双面人生》已经开始售卖了。
顾葑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
顾葑感受了一叠读者来信的厚度,真心实意地替傅明彦高兴,“都有北京的读者写信了,看来书卖得还行?”
顾葑只知道首印一百二十万册是很大的数字,说还行的时候,腔调拐了个弯,一直注意邱泽主编的表情,生怕其实这一百二十万册最终是不好卖的。
“因为一篇在《收获》上的评论文章,这《双面人生》卖得火爆,北京书店三万五的库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还有沪市也卖了两万二。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给我们出版社打电话,一百二十万的库存恐怕都不够卖。您的这位女婿是这个……”
邱泽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一百二十万册还不够卖?顾葑有些不敢相信,“邱主编,您没同我说笑吧。”
“没有说笑。”邱泽主编说道,“我过来是想问问看,您这位女婿高考成绩如何?会来首都读书吗?”
顾葑笑了起来,“北大的预录新生!才通了电话,等到他和我姑娘拿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就一起来北京!”
顾葑还是不好意思说傅明彦是省理科状元,但是也骄傲地挺起了胸膛,北大的这个金字招牌拿出来也足够荣耀了。
邱泽主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过来的时候顾司长这么高兴。
“恭喜恭喜!我出门的时候还和编辑部的人说,要是继续这样销量猛增,要开个座谈会,小傅要是来了首都念书,请他来座谈会就方便了。”
邱泽过来就是送信,顺便打听一下消息傅明彦是不是能考到首都来,现在达到了目的,邱泽拎着公文包离开。
邱泽几乎刚走,就有人过来笑着说道:“老顾,刚刚我在外面听了一耳朵,你有个女婿又是出了书,又是考了北大?”
顾葑心中一动,靠着门的是部里的“万事通”,给他说了,等于部里的人都知道了。
他的女婿又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地方,于是便正式介绍起来傅明彦。
“对,我姑娘下乡的时候与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志同道合,结为了革命伴侣,他的成绩不错,在刚刚过去的高考里分数不错,考上了北大,他在高考之前还写了一篇小说,人民出版社给出版了。”
成绩不错上北大?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小说?
“万事通”的耳朵捕捉到了关键词,询问起来顾司长这位女婿的具体情况。
顾葑把该说的说得是清清楚楚,等到下午的时候,部委上下也就知道了顾葑的好女婿傅明彦是江川省理科状元,考上了北大的英文系,出版的小说是《双面人生》。
办公室里满是赞叹议论的声音。
“难怪老顾上次看到了成绩单不自然,原来第一名也是他认识的人,是他女婿。”
“我姑娘给我推荐了这本小说,说是《收获》上一个作者力荐的新书,她很喜欢看,没想到作者居然是顾司长的女婿!”
郁鹤作为写了《收获》文章的作者慢条斯理喝了一杯茶水,没和任何人透露他的笔名。
哟,下雪了,郁鹤看向了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鹅毛大雪,也不知道会不会耽搁通知书的邮寄。
北京大学教务处正在写录取通知书,把录取通知书装在信封里,信封上面写着地址。
这些录取通知书等到教育部批了他们北大的名单,就会第一时间发出。
北大的录取名单是在第二天一早返回到北大教务处的,在当天下午,这些挂号信就被投递到了邮局里。
【老爷们请用热切的打赏奖励稳定更新的老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