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小子果然是恩人之子,而且还是一个战神一样驰骋疆场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将军。内心如狂涛巨浪,激荡难平。
不知何时,老眼已经湿润。
他激动地弯下身去,扶起傅青云。
像看着失散多年的儿子一般,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英俊不凡的青年。
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你真是茂山的儿子傅青云?”
他不是不相信,只是不敢相信,这一切简直太不真实了。
家中不是来信说傅青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不是还一直抱怨自己当年为女儿指腹为婚吗?一年前,不是还说傅青云懦弱无能吗?
那宝贝女儿信中说,只崇拜英雄,对懦弱无能的傅青云很是抵触,要是逼着她嫁给傅青云,就是葬送自己的幸福。当时自己也动摇了。一边是恩人之子,自己一向知恩图报,且在傅茂山临终之际曾许诺过,大丈夫一言九鼎,岂可言而无信。另一边是掌上明珠,最为宠溺的女儿,他也不想把女儿硬生生逼上绝路。所以,那一刻,他动摇了,到底要不要坚持当初的承诺。
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完全就不是家人信中所说的那样啊!不仅不像,而且恰恰相反,非但不懦弱,而且还英勇无比,当世无双,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
难道家里那死老婆子和儿女骗了自己?
可又为什么呢?
逃婚?
不满意?
这样的举世无双的青年才俊,如果还不满意,世间还有比他更好的吗?没有!绝对没有!
郑海龙怎么也想不通,一时疑窦丛生。
“伯父?”
傅青云见郑海龙呆愣着,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于是轻轻叫道。
郑海龙这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哦,贤侄啊!没想到二十年过去,贤侄如今已长大成人,且习得如此一身超凡的本领,实乃茂山之福啊!”郑海龙忍不住感佩道。
傅青云扶着郑海龙坐下。
郑海龙再次仔细打量起傅青云,“像!真像!太像了!其实一见你的时候,我就看你的相貌身材与你父亲有几分相似,而姓名也是如此吻合。只是”
傅青云笑了笑,说出了郑海龙没好说的话:“只是没想到侄儿会到这边疆关隘来。也没想到侄儿会领着三千银甲军解了雁门关之围。”
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想到我竟然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摇身一变,成了一身本领的漳泽郡都尉。”
但他没说,这话如果说出来,郑海龙就尴尬了,自己也会尴尬。
有的话不一定挑明,不一定说透。
郑海龙心中充满了好奇,一脸疑惑地问道:“贤侄是如何到这漳泽郡的,又是如何习得这身本领的?”说完,他就安静地等傅青云给他解释,这位驰骋疆场几十年的老将军此刻像个小学生一样,正在凝神听讲。
傅青云从被抓壮丁开始,后来被大月国叛军所抓,到协助艾麦尔将军解大月国都城之围,返家途中被鸮国人抓走,又成功脱险,帮助梁家堡,创建银甲军,帮助大月国平叛,最近领着三千银甲军打跑鸮国三十万大军,为高阙城、雁门关解围,收复九原城等经过挑重点讲了一遍。
郑海龙听了,瞪圆双眼,不敢置信地看着傅青云。
自己征战沙场几十年,对于这其中的凶险深有体会,虽然傅青云说得风轻云淡,实则险象环生。这得多大的本领,多少智慧,多大的胆量、气魄才能走到今天?
太具传奇了!故事都不敢这样写!
两次帮助大月国平叛,三次帮助梁家堡解围,仅凭三千银甲军,解围高阙城,解困雁门关,收复九原城,打跑三十万鸮国大军。
任何一件都像传奇故事一样,听了不觉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