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亚历山大三世沉思了一会儿,“现在我有紧急大事要处理,没有时间,所以您还是和我的商务部长说吧。”
“行吧。”李光见亚历山大三世没空,只好说道。
商务部长和李光一起进入了大厅的休息室内。
“首相大人,请问这汽车的事,您要怎么谈。”商务部长问道。
“很简单。”李光说道,“就是降低我国汽车的关税,让我国的汽车得以进入贵国的市场。”
“首相大人,这不好办。”商务部长摇摇头,“贵国的汽车要绕地球一大圈才能进入我国,运费太高,因此我们才不得不增加关税税额,还请您能理解。”
帝国和俄国的贸易有陆地贸易和海上贸易。陆地贸易就是通过西伯利亚,主要贸易商品是毛皮和木材,而海上贸易有两条通道,一是通过黑海,把商品运输到克里米亚半岛上,二是通过波罗的海,把商品运输到圣彼得堡上。而这两条海上贸易通道,所花费的时间和路程都很多,因此运费很高,而高运费会使商品的到岸价格升高,且关税很多时候是基于到岸价格计算的,因此这会导致关税税额增加。
为什么英国的劳斯莱斯能进入俄国市场,还不是两国离的较近,运费没那么多,关税也就没这么高。
然而,虽然劳斯莱斯的关税没那么高,但它也不是俄国的普通家庭买得起的,劳斯莱斯在俄国国内只是王公贵族的代步工具。
李光并不指望能从俄国百姓那赚到什么大钱,反正俄国贵族钱多。要知道,苏俄在建国初期能为各国的红党提供经费,跟从地主、皇室、资本家、教会手中没收的财产有很大关系。
“我们可以换一个法子。”李光说道,随后拿起桌上的果汁,将其喝了下去。
“什么法子?”
“我们可以在贵国投资建厂,这样的话,汽车的价格就没这么贵了。”
“在我国投资建厂?”
“是的。”李光点点头,“我们可以把汽车的厂房建在贵国,这样的话,卖出去的车就不贵了,还能带动贵国的就业,一举两得,怎么样?”
“这个……”商务部长有些犹豫,“这个我要和沙皇陛下说说。”
“那就请您和陛下说说吧。”
两人互相告别,李光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商务部长则来到了沙皇办公的地方。
“陛下,李光首相要在我国建立汽车厂,还要我们降低关税。”商务部长向亚历山大三世报告道。
“在我国建厂?”亚历山大三世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你是怎么回应的?”
“臣说要和您商量,无法自作主张。”
亚历山大三世想了想,如果允许塞里斯人建厂,那塞里斯资本就会进入俄国,这对俄国经济的自主发展不是件好事,可俄国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在多加一个资本好像也没关系。再说了,等和塞里斯人的关系不好时,直接把他们的工厂给没收不就完事了。
最近俄国的经济不是很景气,有不少人都失业了,如果不好好安抚那些失业人员,那是要出大乱子的,而塞里斯的工厂一进来,就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而且,说不定还能获得制造汽车的技术,这样下来,不仅能买到廉价的塞里斯汽车,还能解决就业,还能获得技术,三赢。
那就让塞里斯人在俄国投资建厂吧,亚历山大三世在心里决定道,他对商务部长说道:“就让他们在我国建厂吧,至于关税,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一点。”
“是。”
李光回到住所后,又从书柜拿起一本书看,是个不知名作家写的言情小说,书中写的是富家大小姐和穷小子的爱情故事,穷小子在冲破重重阻力后,最终被一个官二代捷足先登。
“这种故事,我前世都看腻了。”李光没花多久就看完了这本言情小说,而后将其丢在一边。
前世李光虽然很喜欢看有关政治历史的书籍,但偶尔也会看一些言情小说,起初他还有些感动,等摸清楚了这些小说的套路后,他就对书中的伟大爱情不感兴趣了。
“算了,出去逛逛。”李光打开了房门,穿过大厅,离开了冬宫。
李光既没有坐汽车,也没有坐马车,他乔装打扮一番,徒步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看着往来的人群,心想三十多年后,这里将会发生一场伟大的革命。
走到一家面包店,李光发觉自己的肚子咕咕叫了,就进入到这家店,挑选自己喜欢的面包。
李光正在挑选,突然又有一个人进入了店里,他打扮的很严实,让别人看不清楚他什么面貌。
李光仔细打量着这个人,忽然死死的盯着他,等他买完出了店后,李光放下了手中的面包,走了出去,在后面偷偷跟着他。
那个人走进了一个偏僻的巷子里,李光紧随其后。
看着前面越来越熟悉的身影,李光用俄语大喊道:
“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