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辆路过的皮卡车停了下来。
车上是几个当地的维吾尔族同胞,他们热心地过来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换好了轮胎。
李向阳感激不已,从车里拿出一些烟酒表示感谢。
维吾尔族同胞们笑着摆手拒绝,邀请他们一起吃馕饼。
短暂休息之后,他们再次踏上旅程。
随着距离阿克苏越来越近,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香甜的果香味,道路两旁偶尔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果树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当他们沉浸在这即将到家的喜悦之中时,前方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一群羊慢悠悠地走上了公路,它们像是一团团移动的白云,完全堵住了道路。
苗海山急忙刹车,以免撞到这些可爱的生灵。
一位维吾尔族牧羊人骑着马赶了过来,满脸歉意地解释着。
原来前面的路有点损坏,他只能带着羊群从这边绕行。
李向阳和苗海山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苗海山下车跟牧羊人聊起了天,询问关于附近的路况以及阿克苏的一些新鲜事。
牧羊人热情地回应着,还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做客。
李向阳看了看时间,发现耽误不了行程,便欣然答应。
他们跟着牧羊人的脚步,走进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小院。
院里种满了各种花卉,花香混合着果香,令人陶醉。
维吾尔族大妈端出了刚做好的手抓饭和新鲜水果招待他们。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感受着这份跨越民族的温暖情谊。
在小院里墙角处,一道宝光闪过,李向阳一惊,便走了过去。
一看,大惊失色了。
原因是一枚铜钱,这枚铜钱发出了青绿宝光。
李向阳弯腰捡起了,那枚铜钱,一看,四文合背钱,一面写至元通宝,另外一面是蒙文,
这是一枚花钱,李向阳感到奇怪的是这种荒野地方,怎么有这种花钱?
于是,李向阳便对牧羊人大叔,问道:“大叔,你们家,怎么有这种东西?”
牧羊人大叔,看到李向阳手中的花钱,不由一笑,道:“客人不知道,这种钱多得是。”
李向阳闻言心中大惊,这种至元通宝可是元顺帝时期所铸造。
至元通宝铸造于元朝时期,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变迁。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元朝的统治者们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和智慧,征服了广袤的土地,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
至元通宝作为元朝的货币,承载着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使命。
铸造至元通宝的过程充满了严谨和精细。
工匠们用心挑选原材料,经过多道工序的打磨和铸造,才使得每一枚至元通宝都具备了精美的外观和稳定的价值。
这些小小的铜钱,在人们的手中流转,见证了商业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它们不仅是一种交换媒介,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元通宝逐渐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