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呸了几声才把嘴里的咸味呸干净,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徐家人全都面色惨白的跪伏在了地上。
父亲再三叮嘱不能多看的天子,此刻走下席位,朝他们而来。
徐盛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心里一急,跟着下跪。
“陛下,小臣一人之过一人承担,恳请陛下勿伤我父。”
小臣?
刘辩觉得这个自称很有趣,他来到徐家人面前,恢复之前的和善笑容,弯腰将徐父托了起来。
“大喜之日,你们都是朕的功臣,朕早说了不用多礼,此等小事,不碍什么事。”
至刚会给别人留下暴戾的印象,本就风雨飘摇的汉室会雪上加霜。
至柔又相反,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不将你当一回事。
唯有刚柔并济,方可成就大事。
刘辩就是明白的告诉豪强们,朕前几天不是跟你们装老好人,只要你们配合,或者是有功劳在身,放肆任性一些,朕不会怪罪。
徐父带着徐家众人站起身,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
刘辩的视线落在徐盛身上,这小子刚才还是一副请罪的样子,现在自己说不碍事后,他脸上立马扬起笑容,心理素质挺强大。
而且他似乎不怕人,不经意间和自己对视时,虽然很快放低视线,但那副不停偷瞄的样子,就像是家中长辈不让多吃糖,却总是逞着长辈转身不注意,偷偷的吃一样。
刘辩笑道:“你有句话,朕觉得很对,在外不能吃亏,朕也不喜欢吃,朕付出了那么多,总该收回点利息,诸卿,你们说呢?”
豪强们面色各异,王朗率先站出来高呼:
“陛下圣明,凡处于汉家土地上的皆为汉臣,臣子怎么能圈养私兵呢?祖先早已制定严格规矩,连藩王都有严格的规矩约束,还有人比王爷更加尊贵不成?”
朝廷对于诸侯王的限制不小,首先,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其次,王爷只吃食邑,在封地混吃等死就好,实际上的大权是由朝廷派遣的国相掌控。
刘辩伸手揉了揉徐盛的脑袋,鼓励着说:
“保持这股心性和冲劲,闯祸不一定坏事,有本事的人才闯祸,没本事一生碌碌无为,但你要记住,只会闯祸并不是英雄,大汉何其辽阔,有才能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想往上称为英雄,需要在闯祸之后,有能解决麻烦的本事。”
曹操刘备他们,一个比一个会惹麻烦,刘辩并不生气,反而认为挺有意思。
每一个祸事之后,大汉都能更进一步。
一席话给徐盛留下深刻的印象,远超父亲日日夜夜叮嘱,他呆呆的看着天子,甚至忘了呼吸。
徐父在旁边急促道:“逆子,还不快叩谢陛下教导。”
徐盛猛然惊醒,赶忙拜谢。
刘辩受了一礼,随口问:“小卿你叫什么?”
徐盛听到小卿的称呼,憨态可掬的挠了挠头,傻笑着回道:
“小臣名叫徐盛。”
刘辩本来准备最后鼓励一句,说朕希望十几年后能在洛阳听到你的名字之类的话。
再顺势夸赞一波徐州人杰地灵,徐州的下一代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听到他的名字,一下子打起精神。
谁?
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