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黄忠的眼睛已经湿润,再次下跪,“主公,请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定将朱雀军训练得无懈可击!”他高声发誓,声音响彻整个驿站,让病榻上的黄叙也为之微笑,“父亲,让我们向世人展现你的才能!”
对于张易的信任,黄忠感到无比荣幸,一则是他对自己的能力自信;二则是不想辜负张易的期许。在他看来,主公以非常人的方式对待他,他理应用非常之人的态度回报!
张易再次将黄忠扶起,两人默契如斯。“汉升请不要多虑!”张易说道。尽管年龄悬殊明显——一个中年战士与少年主公之间的情感交流略显突兀,但在此情此境之下,现场所有人对张易都有了更加成熟的看法。
就在此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恭贺宿主收复黄忠,赐以神通勇将李嗣业为助!”何为幸运?正是此时!
正当张易因为陌刀队缺少合适的领袖而犯难之时,这位勇将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了——李嗣业,身高过丈,力大无穷,专长陌刀。每每作战皆身先士卒,势不可挡,因而被封为“神通大将”。还有些人称其为唐代的“项羽转世”,武艺非凡可见一斑。张易二话不说,立即将其任命为陌刀营主帅。“主公请稍息,我安顿好儿子后,即刻前往营中任职!”黄忠郑重地表态。
“太好了!关于朱雀军,目前虽只有上千人马,其余需由您自行募新补足。”“属下保证不辜使命!”同时,张易委派刘伯温负责寻找黄忠一家在宛城的居住之处,因许多大家族已被剥夺资产,城内空屋不少,此事并不难办。
交代完毕后,张易离开驿站,径直前往位于宛城西南角的演武场,那里就是陌刀营的位置。“一!”伴随着洪亮有力的呼喊声,“杀!!!”张易一踏入陌刀营,就被这股激烈的战意所震撼。“动作要稳准狠!手势要高!队伍要整齐!继续!”那深沉有力的声音在庞大的训练场上回荡,显现出教官对队伍纪律严明的强调,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听得清楚明白。
张易步入营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高逾七尺的壮汉,穿着铁甲,握着一把造型独特的大刀,在营间不断移动。
周围站着大约两千名士兵,同样装备陌刀和铁甲,眼中闪烁着冷峻的杀意。两人配合演示战斗技巧,一人从上至下猛砍,另一人则横向斩击。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擅长骑术的骑兵的战术。首先横向攻击敌人的马腿,如果骑兵试图拉紧缰绳使马儿站立,随后而来的纵斩就会立刻结束这场战斗!
“妙!”
张易见状不禁鼓掌称赞。
周围的人听到张易的赞许后,迅速望向他,齐声呼喊“见过大人!”
李嗣业快步走近,随手抛下手中的陌刀,拱手行礼,“大人,属下有装甲在身,不能行全礼,请勿见怪。”
作为将领,张易自然明 队内的规条,穿戴铠甲时不需过多礼仪。
“不妨事,嗣业,陌刀部队就交给你们了,务必严格训练!”
张易沉稳地嘱咐道。
李嗣业听罢立刻承诺,“大人安心,我必会将其锻炼成天下无敌的陌刀军团,哪怕是对阵如董卓之流的西凉精骑,也能让其兵马两败俱伤!”
鼓励了李嗣业及其部众后,张易便离开了营地,回到了太守官邸。
与此同时,黄忠带领黄叙安顿下来后,前往营地,在宛城及附近地区积极招募士兵。
洛阳城,董卓府邸内。
看到面前书桌上摆放的张易改进的犁具时,董卓不住发出赞许之声,似乎未察觉到任何异样之处。
府内众人也对这件新奇的农具产生了兴趣,纷纷围过来看。因为他们也曾参与过耕作,自然能够分辨出这改进的犁与传统耕犁的不同之处。
唯有李儒一脸认真地审视着这张改良过的犁具。
沈万三迅速组织生产,当天就制作出了百余件张易改良的犁具,并立即派遣人员带着这些犁具到各地示范推广,亲自操作,显示这种新工具能大幅度提高耕作效率,只需一人便可操作,比之前更快速且节省劳动力。当然,这一切还伴随着南阳太守张易的官方声明,在全国各地进行了通告。
正因如此,距离南阳最近的洛阳城中已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这种新式犁具。
张易的这一举动同样吸引了董卓的注意,使得这种犁具体现得董卓面前。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不过我倒要问问,张云骥为何不将这份发明进献给皇室,然后再让国家来推广呢?”
董卓摆弄着手中的新犁具,向身边的人提出疑问。
底下的人纷纷嗤笑:如果进献皇室,恐怕日后这种犁就改名为“董卓犁”了。
这时,蔡邕回答:“大人英明。古时候蔡伦改良造纸技术并制成‘蔡侯纸’,也没有必须经由皇家批准才能传播开来,张易此人为民谋福,研发此犁,应当给予嘉奖。”
尽管董卓入主洛阳初期,还会按时入宫朝见天子,但如今已懒得到场,反而要求官员们都到自己的府上参议。
但没人敢忤逆,毕竟谁都知道,董卓一不高兴,可是会大开杀戒的。
“蔡邕言之有理,此人确实应予表彰。各位认为怎样嘉赏为宜呢?若是方案合理,本座自然会向皇上提建议。”
虽然没有人真的相信董卓会真正进宫报告给皇帝,但这番话依然得到了周围文武官员的一致赞同。
“大人,关于奖赏的事,属下觉得还是由陛下亲自裁定更为妥当!”
李儒突然上前,打断了正准备开口的董卓。
见李儒频频暗送秋波,董卓顿时会意,立即表态:“好吧,此事就交由陛下定夺吧。若诸位无他事相禀,便可先行离去!”
文武百官及舞姬刚刚离席,新的一波人物便随之鱼贯而入。其间有不少官员回望时,脸上流露出些许渴望与惋惜的神情,亦有人暗中蹙眉,对董卓鄙俗的行为感到不齿。
欣赏了片刻的表演后,董卓才转向李儒,“李谋,刚才你一直给我传眼神,是不是对张易受封持不同意见?”
“大人,此人野心可不止于此。”
李儒语气低沉地回应。
“这话从何说起?”
董卓挥手让继续献艺的 退下,即便此刻沉醉于感官享受,但他内心深处仍不失远大志向,目前与他日后在长安的行为并非同一层次。
“大人,张易此等行为是在争取人心。由于其发明的耕地工具广为人知,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会记得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