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书房门口。
抬头之际,他的目光正好与眼前穿玄色衣服的年轻人对视。
看到对方若隐若现的笑容,贾诩连忙低下了头。
此人必定是张易了!除了张易还有另外两人。
其中一人贾诩认得,在洛阳时见过的荀家的荀彧;而另一人则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面白有须。
这人贾诩不认识,难道是刘伯温?
贾诩思绪纷飞,然而张易仿佛没注意到他一样,继续说道:\"淮南战场局势已定,袁术已将孙坚围困在阳翟,恐怕不久之后,阳翟就会被攻破。
\"
\"一旦攻破阳翟,袁术接下来会如何行动?\"张易边说边看向站在门口的贾诩,“文和刚刚来到,不如今说说你的看法?”
张易问道。
贾诩听闻此言,刚想说话,下一刻便拱手弯腰:“在下才疏学浅,无法判断,还请君侯见谅。”
\"既然如此,那就将你送回长安,我的手下可不能养无用之人!\" 张易微笑着说道。
贾诩惊讶地抬头看张易。
对方虽然面带笑意,但言语间的含义让贾诩感到如堕冰窖。
若是返回长安,李傕和郭汜肯定会得知消息。
即使他们不杀他,也一定会派遣重兵看守。
一旦两方发生冲突,自己必定难逃一死。
张易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他一无是处,贾诩大可以自行解决!冷汗不由渗出。
方才为了明哲保身,贾诩本不愿与荀彧和另一人争宠。
现在安静的表现却让张易误以为他浪得虚名。
意识到问题后,贾诩立刻调整了状态。
“使君,在下思索了一番,已经有了答案。”
贾诩坚定地说:“依在下之见,袁术必然会先对付扬州!”
张易好奇地“哦?”
了一声。
“为什么不是徐州或兖州?毕竟袁术曾与陶谦和曹操有过交锋啊!”
张易问道。
“回使君!”
贾诩挺直腰板,意气风发。
“虽然袁术和曹操及陶谦都有过摩擦,但那都是小规模的冲突。”
“如今曹操驻扎在兖州东部,与徐州仅有数里之遥,明显准备攻打徐州。
假设君侯是陶谦,面对只是轻微摩擦的袁术和将刀刃指向自己的曹操,谁的威胁更大?”
张易立刻接道:“自然是曹操更危险了!”
“正是!若我是陶谦,必会先寻求与袁术停战,结为盟友。”
“袁术也会乐见陶谦和曹操相互牵制,趁机南下扩展势力。”
“所以在下认为,陶谦的首要目标,必定是扬州的其他城郡。”
张易微笑着轻拍手掌,赞道:“说得好!”
他略带欣赏地看着贾诩,说道:“看来你贾文和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我手下正缺人手,他们都已经分散到各个郡城上任。
目前我身边正需要一个能辅佐军机的谋士,就让你来做个文书官吧!”
张易手指向旁边的书桌,上面放着几张纸。
“若是无战事,每逢会议时,你就负责记录下我们的讨论内容,我以后要查阅。”
贾诩刚准备拒绝,但一接触到张易锐利的眼神,便心生畏惧,只好默默走到书桌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