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内的文武百官也将经过重组配置,目前只剩下少数关键职务尚待安排。然而,人才依旧稀缺!
“主公,秋天即将开始收获庄稼。臣下认为我们应该等到秋后再次发起对其他二十五个县的进攻!”
刘伯温挺胸立言,声音高亢有力。
古时候的战争大多是以掠夺维生。选择在秋后进军有两个重要原因:一可以确保出征部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二可以迫使敌方交出已经储备的粮食。
鉴于南阳是国家最大的领地之一,拥有广袤的农田和庞大的人口基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预计将会硕果累累。
选择在丰收季节过后进军,无疑是最大化资源利用率的选择。
“非常同意。仁贵、鹏举,加快军队的训练进度,届时你们两人各自带领队伍,我想知道到底谁能取得更多的地盘!”
张易爽朗地说。
薛仁贵和岳飞听了这话,也露出了自信且兴奋的微笑,彼此之间的竞争欲望隐约可见。
“主公,请您放心。若是要竞赛,当然应公平竞争。眼下背嵬军可自行练习,我和薛将军会负责训练南阳军,出征时带上南阳军即可,背嵬军留在宛城守卫。”
岳飞向前一步说道。用训练有素的背嵬军与南阳军比赛,显然是对后者不公。
对此,薛仁贵也心知肚明,便没有拒绝岳飞提出的建议。
“军师,您的意见呢?”
张易询问道,对于如何应对剩余二十三县,他还颇有些疑虑。
他想确认,单独派遣南阳军是否足够完成任务。
“主公,您可以放宽心。两万名南阳士兵足够占领二十四县。主公本人率领背嵬军驻防宛城,定会稳如磐石。”
秋后一个月里,天高气爽,南阳地区的庄稼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小麦与小米均晾晒入库。
士兵们也持续接受了长时间的训练。
这段时间,张易上午练习武艺,下午忙于政务或随刘伯温视察各县。
至于晚上……邹玉儿姿色出众,让张易对她有了更多的依赖。
“主公,请放心,不必担心超过一个月,我们一定收复所有二十四县。”
在宛城门前,薛仁贵向张易表态,他身后的部队是一万名南阳军队。
“没错!请主公安心!”
紧随其后,岳飞同样表达了信心,并率领另外一万南阳军。
“好!我将在宛城静候佳音!”
张易挥手说。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积极准备。
一方面加强士兵训练,另一方面,刘伯温与张易多次研讨进攻计划,确保以最小伤亡夺下所有城县。
战争绝非儿戏,尤其是在针对城市的情况下,损失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通过不断模拟,最终决定了一套损失最小的进攻策略。
接到张易的命令后,薛仁贵和岳飞各自带队,一人前往西部,一人则向东行动,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路线作战,直到最后合兵一处。
“军师,你负责调查的事宜有眉目了吗?”
随后,张易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自从他重组了辖下的官员,分散到各地之后,他就意识到麾下真正可用之才极为稀缺。
因此,张易委托刘伯温派人调查南阳地区有哪些人才值得招募。
“末将不敢怠慢,已调查清楚,并准备好了一份名单,请主公审阅!”
刘伯温恭敬地说着,将名单呈给张易。
张易接过文件,打开一看,立刻端正了坐姿,第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魏延?”
“正是魏文长,武艺超群,骑射俱佳,在南阳一带颇有名声。主公可曾听说过此人?”
刘伯温微笑着捋须而问。
“略有所闻。”
张易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继续浏览名单。每看一个名字就更加振奋,没想到单是南阳一地竟有如此多的英才。
比如魏延的同乡傅肜,武艺虽不特别出众,但领兵有一套,至少能胜任副将领的职位。
最重要的是,傅肜非常坚毅!他曾在东征时被陆逊俘虏,即使受到陆逊的劝说也坚决不肯投降,直言“吴狗,何言汉臣降者?”正是这样的气节让张易认为此人可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