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封密信取来。\"
当他打开信封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原来如此!\"他立即下令,\"敲响北面的警钟,连续三声!\"
这是个奇怪的命令,但很快,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就在满清骑兵即将攻破最后防线时,一支神秘队伍突然从岛上的密林中杀出!
他们装备精良,行动迅速,战术素养明显超出普通士兵。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使用的竟是满清骑兵最痛恨的战术。
\"是山海关的边军精锐!\"有人认出了这支队伍的来历,\"是祖大寿将军的人马!\"
原来,这正是李修然暗中安排的后手。他早就说服了祖大寿,在皮岛秘密驻扎了一支精锐,以备不时之需。
这支精锐的加入,立即改变了战局。
他们不仅挡住了满清骑兵的进攻,更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海上的战斗也出现转机。被诱入陷阱的敌军舰队,正好进入了提前布置的火力网覆盖范围。
\"开火!\"随着毛文龙一声令下,原本隐藏的所有火炮同时发射!
密集的炮火形成了一张巨网,将敌军舰队笼罩其中。那些荷兰战船虽然火力强大,但在这种近距离的饱和攻击下也难以招架。
\"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炮击声中,敌军的主力舰队陷入了一片火海。
李修然改良的火炮不仅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多艘满清战船被击中要害,火光冲天。
\"第二轮,准备!\"
毛文龙站在指挥台上,冷静地下达命令。他知道,这一仗关系到整个辽东的局势。
就在此时,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变化。
\"大帅,快看!\"副将指着远处惊呼。
原本密集的敌军舰队突然分散开来,似乎收到了什么命令。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真正的原因——海潮发生了变化!
这正是李修然算准的时机。此时的海潮和风向,正好对敌军舰队极为不利。他们不得不改变阵型,否则就会被海流冲散。
然而,这个变化正中明军下怀。
分散的敌船反而更容易被各个击破。早已埋伏的水师立即抓住机会,从侧翼发起猛攻。
与此同时,岛上的战斗也到了关键时刻。
祖大寿的精锐部队不仅挡住了满清骑兵,更采用了包围战术。那些被困在岛上的满清骑兵,失去了战马优势,反而成了瓮中之鳖。
\"放火箭!\"
一支支特制的火箭划破天际。这是李修然特别设计的信号弹,不仅能照亮战场,还能指引射击方向。
而在战场另一侧,祖大寿指挥的骑兵也展现出惊人的战力。
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战术:每个骑兵小队都配备了特制火铳,可以在快速机动的同时保持火力打击。这种战术完美地弥补了传统骑兵的缺陷。
\"杀!\"祖大寿高举战刀,\"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明新军的厉害!\"
城头上,袁崇焕也在指挥守军展开反击。经过特训的火铳手分批轮换,保持持续的火力压制。这种战术是李修然根据后世的\"梯次射击\"改良而来。
\"差不多了,\"袁崇焕观察战场形势,\"打开城门,放出奇兵!\"
随着城门洞开,一支装备整齐的特殊部队杀出。这支部队身着特制护甲,手持长矛与火铳,既能防御骑兵冲击,又能进行远程打击。
\"这、这还是我们认识的明军吗?\"满清将领们惊骇莫名。
在他们的印象中,明军一向是单兵素质不错,但缺乏协同作战能力。可现在这支军队,简直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分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战局已经完全明朗:满清大军陷入重围,伤亡惨重,溃败已成定局。
\"大汗!\"阿敏急切地说,\"再不突围就来不及了!\"
皇太极环顾四周:东面是毛文龙的水师,西面是祖大寿的骑兵,南面是宁远城的守军,北面
北面本该是他们的退路,却被李修然的那支神秘部队堵住了。
\"该死!\"他一拳砸在马鞍上,\"全军听令:向北突围!全力冲开那道防线!\"
然而,等待他们的将是这场战役最后的惊喜
北面防线。
李修然亲自指挥的特种部队正严阵以待。这支部队是他根据后世特种作战理念组建的,每个士兵都经过严格训练。
\"准备!\"他高举令旗,\"按照演练的阵型!\"
士兵们迅速列成特殊队形:前排是手持长矛和大盾的重装步兵,后排是装备新式火铳的射手,两翼则是机动小队。
\"来了!\"有人大喊。
果然,满清骑兵在皇太极的亲自率领下,正在发起最后的冲锋。数千精锐骑兵组成一个尖锥阵型,试图凿穿防线。
\"稳住!\"李修然沉声下令,\"等他们进入射程!\"
满清骑兵越来越近,大地在马蹄下震颤。眼看敌人已经冲到百步之内
\"第一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