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看,小溪水在流淌呢,是不是很漂亮?”
白敬安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
骑过小溪,道路变得有些崎岖不平。柳青言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坑洼,尽量让自行车保持平稳。
“宝贝别怕,妈妈会保护你的。”柳青言安慰着有些紧张的白敬安。
白敬安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安静了下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段平坦的道路。柳青言加快了速度,自行车如风一般向前驶去。
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来了温暖和活力。白敬安的小脸蛋被阳光晒得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
沿途,他们还经过了一片果园。果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敬安,等你长大了,妈妈带你一起来摘果子。”柳青言说道。
白敬安眨着眼睛,仿佛在想象着那美好的场景。
又骑了一会儿,他们看到了远处的村庄。村庄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宝贝,我们快到三姨姥姥家啦。”柳青言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自行车驶进村庄,狭窄的街道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
“哟,柳青言,带着孩子走亲戚啊。”一位邻居笑着打招呼。
“是啊,带孩子去看看三姨姥姥。”柳青言回应道。
自行车在村里的小路上穿梭,终于来到了三姨家的门口。
柳青言停好自行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宝贝,咱们到啦。”
她抱起白敬安,走进院子,亲切地呼喊道:“三姨,我带着我们家小安安来看望您啦!”
三姨从里屋匆匆地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急切而欣喜的神情,嘴里还念叨着:“言言,我的言言,可把你们盼来了!”她脚步匆忙,身上那件洗得有些褪色的碎花围裙还未来得及解下,双手在围裙上随意蹭了蹭,就朝柳青言和白敬安快步走来。
三姨的眼神里满是激动与喜悦,眼角的鱼尾纹因为笑容而显得更深了,却丝毫不减她的慈祥与亲切。“言言啊,可算把你们盼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那是久别重逢的激动。
三姨上前一把拉住柳青言的手,目光急切地在柳青言和白敬安身上来回扫视,嘴里不停地说着:“快让三姨好好看看,哎呀,言言瘦了,这一路上累坏了吧?”
柳青言微笑着回应:“三姨,我们不累,就是想您了,特意来看看您。”
三姨又看向白敬安,眼中满是怜爱:“小安安,来,让三姨姥姥抱抱。”说着就伸手去抱白敬安。
白敬安有点认生,往柳青言身后躲了躲。三姨笑着说:“这小家伙,还怕生呢!”
走进院子,三姨忙不迭地招呼:“言言,快坐下,我去给你们拿点吃的喝的。”
柳青言赶忙拉住三姨:“三姨,您别忙活,我们不饿也不渴。”
三姨却不听,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盘水果和一壶茶水。
三姨坐下来,目光再次落到白敬安身上,仔细端详着说:“小安安长得真是越来越俊了,言言,这孩子平时乖不乖?”
柳青言笑着说:“三姨,他可调皮着呢。”
三姨呵呵笑起来:“小孩子调皮点好,聪明!”
这时,三姨看到白敬安在柳青言怀里扭动着想要下地,连忙说道:“让孩子下来走走,活动活动。”
柳青言点点头,把白敬安放到地上。白敬安刚一站稳,就摇摇晃晃,仿佛脚下的地在晃动一般。
三姨见状,眉头皱了起来:“这孩子,怎么站都站不稳呀?”
柳青言无奈地说:“三姨,您不知道,他平时就这样,走路也不稳当,我心里正发愁呢。”
三姨走上前,扶住白敬安的胳膊,轻声说:“来,宝贝,走两步给姥姥看看。”
白敬安在三姨的搀扶下,艰难地迈出了几步,可没一会儿,就又要摔倒。
三姨满脸担忧,转头对柳青言说:“言言,这不对劲啊,都一岁多了,不该是这样。你带孩子去看过大夫没有?”
柳青言一脸愁容地回答:“三姨,看过了,大夫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三姨沉思片刻,说道:“我琢磨着,这孩子是不是缺钙呀?”
柳青言疑惑地看着三姨:“缺钙?”
三姨肯定地点点头:“对,孩子缺钙就容易这样,骨头软,走路不稳。”
柳青言着急地问:“那三姨,这可怎么办?”
三姨安慰道:“言言,别着急,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柳青言赶忙把白敬安抱进屋里,小家伙似乎还对刚刚的陌生环境感到有些害怕,在妈妈的怀里缩了缩身子。柳青言轻柔地拍着白敬安的后背,嘴里轻声哄着:“宝贝儿,别怕别怕,有妈妈在呢。”她的步伐又快又稳,生怕孩子再多一秒的不安。
走进里屋,屋里的布置简单而温馨,陈旧的木桌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墙上挂着几幅有些褪色的老照片。柳青言寻了一处干净的地方,轻轻地把白敬安放下来。白敬安的小眼睛还是怯生生地四处打量,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
柳青言蹲下身来,与白敬安平视,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小安安,这里是三姨姥姥的家,不要怕,大家都很喜欢小安安呢。”白敬安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小手依旧没有松开妈妈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