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杨氏气得浑身发抖,但她还是强忍着怒气,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劝你莫要太过分了,我已经书信回家,如果你们还敢这样对待我们母女俩,我就一脖子吊死在这里,让你们武氏背上逼死儿媳的恶名!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向世人交代!”
“好啊!吊死了我就说你伤心过度,给我爹殉葬了,随他去了也是你的归宿。”武元庆笑道。
“我们杨氏才不信你鬼话呢!再怎么说我也是杨家女,容不得尔等小人如此放肆!”杨氏霸气侧漏道。
“哼!给她们关柴房去,今天不用给饭了,我这母亲和妹妹们都要减肥!”武元庆面无表情地说道,声音冰冷而无情。
与此同时,长安杨氏的侄女杨妃正漫步于庭院之中,欣赏着四周盛开的花朵,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她身着华丽的宫装,身姿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突然间,一名侍女匆匆忙忙地跑过来,手中紧握着一封加急的信件。杨妃心头一紧,立刻接过信封,急忙打开查看。信纸上的字迹让她不禁皱起眉头,原来是姑姑杨氏的来信。
“这武家太过分了,欺我杨氏无人了吗?”杨妃咬牙切齿,美丽的脸上满是愤怒和不甘。她手中拿着一封书信,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充满了对家族的担忧和对武家的怨恨。
信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杨氏的无奈和求助,她们母女俩如今身处困境,只能寄希望于杨妃能给予援手,助她们返回长安。杨妃读完信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决心要为自己的家人争取一个公道。
杨妃精心打扮一番,换上了一件华丽的宫装,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她知道,面对长孙皇后这样的贵人,必须以最好的形象出现。整理好妆容后,杨妃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走向长孙皇后的寝宫,去面见了长孙皇后。
“娘娘,杨妃求见。”庭院中传来一声清脆的通报声。杨妃身着一袭华美的宫装,迈着轻盈的步伐,神色匆匆地来到长孙皇后的宫殿前。她微微欠身,向门口的宫女行礼,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长孙皇后的召见。
长孙皇后听闻此言,缓缓地将手中那方精致的丝帕轻放在一旁的檀木桌上,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惊扰了这屋内的宁静氛围。她微微抬起头,美眸之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之色,轻声呢喃道:“杨妃?她此时前来求见本宫,究竟所为何事呢?”
站在长孙皇后身侧的宫女赶忙欠身行礼,压低声音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话,小婢瞧着杨妃神色匆匆,似是有急事要面呈于您知晓。”说罢,这名宫女小心翼翼地抬眼观察了一下长孙皇后的脸色,只见皇后蛾眉微蹙,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快去,速速把人给本宫接进来。”长孙皇后一脸好奇地吩咐道,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这位弟妹今日怎会突然到访呢?究竟所为何事?
不一会儿,只见杨妃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未及站稳便已泣不成声,泪水如决堤之水般顺着脸颊滑落。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切地哭诉起来:“娘娘,您一定要为臣妾作主啊!自从齐王离去之后,臣妾便一直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本以为还有姑姑可以相互依靠,谁曾想就连姑姑如今也是这般境遇。臣妾还算幸运,能够遇上像娘娘这样贤良淑德、宽容大度之人,平日里多得娘娘照拂,才不至于被他人欺凌。然而,臣妾的姑姑在武家却是受尽了折磨与苦难,日子过得极为艰辛。恳请娘娘发发慈悲,将臣妾的姑姑以及她那可怜的女儿一同接回长安吧。”说罢,杨妃又是一阵痛哭流涕,那模样着实令人心生怜悯。
长孙皇后那如远山般的黛眉微微一蹙,似是心中正思索着什么重要之事。她深知杨妃的姑姑杨氏昔日也曾是先皇的表妹,二人之间还存有那么几分交情。况且,这杨氏的遭遇一旦传扬出去,对于皇家而言,无疑会有损声誉。想到此处,长孙皇后那双美丽而睿智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断之色。
只见她轻启朱唇,声音沉稳地吩咐道:“来人啊!速去传旨给武府,就说是本宫下旨,要将杨氏接回长安。务必妥善安排,不可有半分怠慢之处。”其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令人不敢有丝毫违抗之意。随着长孙皇后的一声令下,一名宫女领命匆匆离去,执行这道旨意去了。
昏暗阴冷的柴房里,杨氏母女紧紧依偎在一起,身体瑟瑟发抖。她们已经在这里被关押数日,饥饿与寒冷如影随形地折磨着这对可怜的母女。杨氏面色苍白,嘴唇干裂,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绝望。
而武元庆那冷酷无情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你们就好好待在这柴房里吧,永远别想再出去!”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了杨氏的心窝,让她心中的愤怒瞬间喷涌而出。那股怒火越烧越旺,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焰,似乎随时都能将她仅存的一丝理智彻底吞噬。
正当杨氏感到万念俱灰之时,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脚步声在寂静的柴房前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杨氏紧张的神经上。紧接着,柴房门被缓缓推开,一道微弱的光线射了进来。只见一名宫女手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神色庄重地走进了柴房。
宫女走到杨氏母女面前,微微躬身行礼后,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孙皇后仁慈宽厚,听闻杨氏母女遭遇困境,特下旨接杨氏回长安……”宫女清脆的声音在柴房中回荡,杨氏一时间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宛如黑暗中的一束曙光,让原本陷入绝境的她看到了一线生机。
“臣等接旨!”武元庆咬牙,这杨氏后台可真硬,难怪他爹如此宠着她。
杨氏母女兴高采烈,她们挣扎着起身,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相互搀扶着,身体还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夫人辛苦了,皇后娘娘体恤杨妃,特意宣旨让尔等回长安,准备准备即刻启程吧!”宣旨的宫女微笑着说道。那温和的语气仿佛春风拂面,让杨氏母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关怀。
杨氏连忙点头称谢:“多谢皇后娘娘恩典,妾身定当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必定报答娘娘的大恩大德。”说完,她又拉过女儿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轻声说道:“孩子啊,咱们总算是熬出头了,到了长安之后,可要好好侍奉娘娘,万不可再惹出什么事端来。”女儿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母亲的苦心。
“夫人赶紧去收拾吧,该带的带好。”宣旨的宫女看着待在柴房的杨氏也是唏嘘不已。
“多谢娘娘大恩大德,也多谢杨妃!若不是娘娘和杨妃鼎力相助,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杨氏再次满含感激之情地说道。她深知这次能够解决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全赖侄女杨妃在其中周旋。若是仅凭自己那固执己见、不通情理的兄长,。怕是不会理喻这么小的一件事。
“娘娘,杨氏她们已经踏上归程了,想来不日之后便能抵达长安。”夜色深沉,寂静笼罩着整个皇宫。长孙皇后端坐在宫中,静静地等待着杨氏母女归来的消息。她那双美丽而温柔的眼眸凝视着桌面上摆放的精致香料盒,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盒盖上精美的花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自古以来,女子的命运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尤其是成为寡妇后,生活更是倍加艰难。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还要面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和歧视。长孙皇后想到这里,不由得微微叹息一声:“这世间,做女人本就不易,做寡妇则更是难上加难啊……”
“嗯,告诉杨妃,让她准备好迎接她姑姑。”长孙皇后微微点头,轻启朱唇,缓声说道。
虽然同样也是寡妇的杨妃,这不是被他丈夫接进宫好好养着了么。想来这世间之事,果真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