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出声说道。
这段时间除了跟师傅学习武功,就是吃和睡,这样的日子枯燥乏味,他们都有些受不了了。
苏桃打了个响指,“这个可以有,到时候跟村长爷爷说一声,让你们在他家老宅住着。”
聊完了建房子的事情,苏桃便跟胡三娃打听了买牛的事情。
胡三娃听了苏桃的想法,便笑呵呵的说道:“师爷还真是问对人了,您也不用自己去那边买牛了,王掌柜过些天就要去曲阜城,您让他给您带回来就成。”
“这个可以有。”
苏桃眼睛亮了亮,出声催促道:“走走,你跟我一起去找王掌柜,正好我马车上还有一块熊皮子顺便给卖了。”
于是两人出了药铺,来到了皮货铺子找到了王掌柜。
听到苏桃要买奶牛,王掌柜就立马应了下来。
之前谢淮之交待过,只要苏桃要做的事情,全都给应下来。
又跟王掌柜打听了一下奶牛的价格后,一口气定了三十头母奶牛了和五头公牛。
一头成年奶牛是二十两加上五两银子的人工成本,就是二十五两一头,三十五头得八百七十五两银子。
一下子给出那么多银子,苏桃都有些肉疼。
之前虽然端了狗县官的小金库,但一路上给了不少出去,等回到家时只剩下不到一千两的碎银子。
这回买牛加建房子,银子得花空。
至于跟家里一起赚的那些银子,分到手上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两而已。
担心接下来的银子不够花,苏桃又卖掉了几颗千年人参,这才和胡三娃出了皮货铺子。
“三娃,你师傅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啊!”
苏桃随口问了一声。
其实是想旁敲侧击问问谢淮之什么时候回来,当然不是多想他,而是想让那家伙给几个孩子找个靠谱的先生。
胡三娃摇了摇头,“师傅没说,他就让我好好守着铺子。”
苏桃听了心里有些失望,跟胡三娃告别后,便去了镇上一品书肆。
这里平时来的都是读书人,没准就可以找到个不错的先生。
她先在店里买了些书籍和纸,付银子时便跟掌柜打听了起来,“掌柜的,你们镇上可有好些的教书先生啊!”
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听到对方打听教书先生,这才抬眼打量起苏桃,见对方穿着粗布麻衣,便反问道::“这位娘子是想送家里的孩子去念书吗?”
“我家孩子有大有小来镇上念书不方便,我想请一名先生住在村子里教孩子们。不过不是现在,得等我家先院子建好才有地方,时间也得四月左右吧!想请掌柜的帮我留意一下。”
苏桃将自己的诉求告诉了掌柜。
掌柜看到对方买了不少东西的份上,点头应了下来,让苏桃隔上第一段时间过来店里一下。
那意思就是想让苏桃多来光顾自己的生意。
“没问题!”
苏桃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反正以后孩子念书笔墨纸砚少不了。
出了一品书肆,正打算驾着马车离开,却看到不远处一个熟悉的人影进了旁边的巷子,正是没回村子的刘勇。
而他的后面还跟着一名三十出头的妇人,妇人满脸紧张的神情,眼睛往着四处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