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单膝跪下,冲着他行礼。
当他再次走上校场点将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有些恍惚。
“诸位兄弟,尔等皆是随我征战草原,血战西番,百战余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在出征前我就说过,这份荣誉我不会独享。”
“现在,是时候兑现了!”
蓝太平话音一落,校场上的五百余名幸存的士兵欢呼。
“忠诚!”
“忠诚!”
“忠诚!”
蓝守义带头喊,所有士兵皆齐声呐喊。
他们喊着喊着,眼中的热泪流了出来,但是声音却更响亮也更坚定。
作为大明最底层的普通士兵,出身最差劲的军户。
他们从来都不怕死,他们只怕死了无人赡养父母,无人供养妻儿。
他们的薪俸,仅能勉强养家糊口而已。
家里没有一点积蓄,每逢灾难粮食价格上涨时,一家人就要忍饥挨饿。
每每望着妻子无奈的叹息,儿女面黄肌瘦的样子。
让他们既心痛,又心凉。
直到这位少年将军的出现,让他们凉透的心再次火热起来。
毕竟,哪有自己掏银子每月补贴士兵的将军?
哪有“一次性发十年饷银”的将军?
蓝太平做的这些事,亘古未闻。
谁会拿这些士兵当回事?
只有这位年轻的将军,他称我们为兄弟。
所以,蓝太平的刀指向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
前面不就是数十万敌军吗?
大将军一声令下,前面是刀山我们爬过去,前面是火海我们趟过去。
不为别的,士为知己者死,仅此而已。
看着眼前的一切,蓝太平那颗沉寂许久的心有了一丝波动。
只有男人之间这种过命的兄弟情,才能触动他那颗冰封的心。
良久,大家才平静下来。
“禀侯爷,阵亡将士的抚恤已经发完,每人五百两都已自发放到家人手中。”伍用递上一本花名册,上面阵亡家属的签字和手印。
蓝太平拿起来翻看一下,每一页都有发放者的签名。
每一处的发放人员,必须由三人组成。
一名锦衣卫。
一名当地胥吏。
一名国子监的学生。
毕竟,那是五百两白银。
在当时的大明,一个普通家庭整年的开销也不过十两左右。
那些吃不饱的,甚至连十两都没有。
这五百两白银,足够一家人舒服生活至少四十年。
蓝太平问道,“确保一两银子都发到阵亡将士家属手里了?”
“回侯爷,由于人数众多。属下实不敢保证,没有一点纰漏。”
伍用额头见汗。
这次出征加上辽东铁骑,共计一万八千人出塞。
但是活着回来的,不足五百人。
光用于抚恤的白银支出,就八百多万两。这么多银两在极短时间内发出去,他确实很难保证不出任何问题。
蓝太平沉着脸,把名册交还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