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
胡惟庸府上,
淮西亲信们却是一脸懵逼。
“胡相国,到底怎么回事?”
“你老人家要说啊!”
“咱们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上位为什么来这么一手?”
“蓝玉是又给上位灌了迷魂汤了吗?”
“……”
众人七嘴八舌之际,都感到了一阵阵恐惧。
毕竟,
老朱的明诏里流露出的语气,对蓝玉是十分赞赏的,呵护的暗示非常明白,固然是让天下不要再议论燕王,但也是警告不要议论蓝玉!
很显然,
蓝玉是代燕王受过了。
哼!
胡惟庸鼻子里嗤了一声:
“你们啊,连蓝玉的一根毛都不如!影子都追不上!这还不明显吗?蓝玉是上了密折了!他自个儿把事情扛下来了……”
啊?
原来如此!
他娘的!
蓝玉好贼啊!
这么说,凉薄公这三个字还不能说咯?
又被他跑了!
众人其实也都看得出来——
老朱的诏书里,已经对蓝玉很愧疚!
这波出征,
蓝玉绝对是赚大发了,既得了功名,又赚了老朱的人情。功名倒也罢了,关键是老朱公开承认的人情,那可是什么功劳也换不来的。
一念至此,
众将愈发感到自己的前途越来越渺茫了。
……
这时,
刘伯温府,
汪广洋、胡祯、赵瑁、方孝孺等人也是感慨莫名。
“恩师,温祥卿的信里说,的确是燕王干的啊……蓝玉为什么要出来扛住?这可是万世骂名啊……”
方孝孺对名节特别在意,这两天仔细琢磨诏书,感觉蓝玉这样做很不明智。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功名吗?
“我也觉得,恩师啊,蓝玉可能是为了免祸,但皇上真的会在乎吗?”
胡祯忽然发问。
刘伯温喝了口茶,悠悠说:
“蓝玉高明啊……真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