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案卷似乎来历不明啊?”
老朱很欣慰地点点头:
“李进啊,你是个忠臣……咱当然知道来历不明,但所列案情、证据都十分明了……就以案件而论,既然没有问题,咱焉能不判啊。”
哦哦,
“皇上英明。”
但老朱其实也很奇怪——
以楚王和武昌知府的权势,谁又能整理出这些案卷?总是这世上总有厉害人物,隐没在民间。
这就不得不让他想到了当年的朱升、周颠。
不过,
此人用心光明正大,是为了申冤,那当然就要满足他的要求。
然而,
他们所有人都不会知道——
这一切都是苏尘的血滴子和暗桩干的。
口供则是血滴子深入武昌府大牢,由犯人口述,他们记下来,又咬破指头,用血画押的。
至于投递到御史院子里的,则是一个暗桩。
……
接近宫门。
李善长犹自惊怖不已,
这时,
汪广洋故意跟他并肩走,忽然问:
“相国,武昌的民间士子可真厉害啊。”
嗯嗯,
李善长心头狂跳,但表面上却不停点头:
“此等士子,没有录用,都是你我宰相之过啊、”
哈哈哈哈,
两人笑了起来,心里都明白——
根本没有什么民间士子!
这个案卷鬼知道是谁做的?
但皇上也真狠,竟然也不查案卷来源,直接就判了?
说不定,就是皇上自己派人弄的,在朝堂上故意走走形式,看看都察院、中书省这些人到底能不能忠于职守?
……
回到府中,
汪广洋刚喝了一口茶,一群门生就到了。
刑部侍郎胡桢上来就说:
“恩师,学生觉得这件事是不是有点奇怪?这个案卷到底是什么人做的?以学生在刑部十年当差的经验,绝不是一般人办得到的啊!”
“是啊!相国,此事蹊跷啊!”
“怪得很!”
“是不是皇上自己派人办的啊?”
“要么是李善长指使的?”
“……”
七嘴八舌之际,
汪广洋摇了摇头:
“不是李善长,散朝时我跟他聊了一会儿……”
“那是谁呢?”
“总不可能是蓝玉吧?”
“或者是其他勋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