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很有感触,想当年华夏与俄熊之间也是如此。
今天你我都是称兄道弟的,一旦发生利益冲突,那都是兵戎相见。
当时华夏国的士兵们为了强夺一辆搁浅在境内的俄熊坦克,死伤无数。
“算了,不谈这些,朕有个事情要与你商议。”
张启正襟危坐,等着赵祯开口。
“这些年,你发展的很快,从一个厨子变成了如今的大商贾,实属不易。”
“不敢不敢!草民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圣上的支持。”
赵祯摆摆手,表示张启言过其实了。
“几年前,朕的权力远没有今年之大。况且你能走到今天,说句实话,王举正和曹喜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张启微微皱眉,被赵祯看在了眼里。
“朕知道他们最近与你闹的不是很愉快,可无论如何,你们都是朕手下的人。我也知道,你与吕夷简来往,也是为了发展你的商业版图,并没有不臣之心。”
“所以,朕这次找你来,也是想让你放下之前的种种,以后与他们齐心协力的把我大宋好好的建设一番。”
赵祯原来是想做说客,若是换了别人,张启可能就拂袖而去了,可着毕竟是一国之君。
“陛下,不是我张启小气。实在是我委屈的很,我把他们当兄弟,他们却把我当敌人。”
“张启,前些日子朕也骂过他们;他们也知道错了,要不然解州那么大的盐池怎么会成为你的供货基地呢?”
张启这才明白过来,他原以为是晏殊大人在其中起了作用,结果是因为赵祯已经敲打过他们了。
“既然你知道缘由,还是那句话,你们以后尽量和平相处,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可以进宫来找朕嘛。”
“陛下,草民这边向来不喜欢挑事,我可以保证我做的到;至于他们,我就不知道了。”
张启的态度让赵祯十分满意,随即说道:
“你能有此觉悟,朕心甚慰。你放心,他们那边绝对不会再乱搞事情。”
张启刚要说些感谢的话,只见赵祯提出了一个让他不可思议的事情。
赵祯劝说张启把手中的所有盐池交给王举正他们,由他们进行制盐;理由似乎也很充分。
首先就是盐业乃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当初他答应吕夷简的提议,也是为了让王举正来控制大部分的盐池。
张启的出现,打乱了他的部署。
“朕知道,玉清宫的修缮你出了不少钱!正因如此,朕也不好当着太后的面驳了吕夷简的请求。”
张启心中有些不安,看来站得越高,秘密越少。
“草民也是感于太后对真宗皇帝的情感,为了不让她老人家失望,这才答应吕相所言。”
“张启,朕没有别的意思。你出钱修缮宫殿,也是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朕也知道,你没有依附太后的意思。”
“圣上明鉴!”
赵祯挥挥手,阻止了张启的下跪行为。
“朕自十三岁登基,无不想让我大宋做大做强,无奈处处被掣肘,哪怕是现在,很多时候朕还是没办法施展拳脚,这种滋味你可明白?”
张启很理解赵祯的心情,就像后世的嘉庆皇帝一样,明明已经继位了,大臣们还是以乾隆帝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