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吕夷简的帮助,原本让张启担心的事情已经不是事了,他也放下心来。
回到快活林,张启喊来了沈大力。
“大力,你即刻挑选几个信的过的人,并拿出一百万贯,分别赶往应天府和洪州,将酒坊的蒸馏房抓紧扩建,后面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掌柜的,我们还要扩大酒水的生产么?”
张启并没有对沈大力隐瞒,把自己的计划说给了他听。
“掌柜的,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啊!这件事情若是能成,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对百姓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扩建的事情刻不容缓;另外,我已经写好了两封信,你让他们务必亲自交给晏大人和牛大人,他们会给与一定的帮助。”
沈大力接过两封信,迅速的找来四个可靠的伙计,这都是他亲自培养的好手。
“你们几个听清楚了,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比你们亲娘老子都要重要,别给我办砸了。”
“沈总管,您就放心吧!包在我们身上了!”
“好,你们收拾一下,即刻出发,有问题及时来信或者直接找当地官府。”
沈大力办事效率极高,不到半个时辰,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应天府距离很近,不到三日,应天酒坊就开始了扩建工作;洪州的因为距离的问题,直到十日之后才开始动工。
张启这边也没有闲着,虽然有吕夷简的帮忙,但接收盐池还是要自己亲自去一趟。
张启带着朝廷的接收文书,和几个随从,来到了滨州盐池。
来到地方之后,张启并没有着急去盐运司办理手续。
他想亲自去盐池参观一下,顺带了解一下各项情况。
盐池在滨州之北,靠近渤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滨州盐池的产量能排进前五。
进入盐池产区以后,整片雪白,看来这里采用的是晒盐法。
张启环视了一周,没发现一个盐农,十分奇怪。
就在此时,盐池边上的几间砖房引起了他的注意。
张启带着随从走了过去,轻轻的叩响了大门。
“谁啊?”听声音是一位老者。
脚步声趋近,张启以为门内之人会立即开门。
只见门缝中有一只眼睛在向外看着,随即又有声音传出:
“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这位大哥,我们是从京城来的,前来接收盐池。”
张启话音刚落,门就被打开了。
“哦!知道了!不过办理接受手续要去盐运司,你们跑到这里来有什么用?”
“这位大哥,我们就是顺道来看看!”
张启言语十分客气,可对面的老者似乎不太好讲话。
“看看?有什么好看的?是想看看我们死没死么?还是说看了之后又想什么法子克扣我们的工钱?”
“这…”张启哪里会想到这老者竟如此说话。
“你这老头好生无礼,我家公子有的是钱,还会在乎你这三瓜两枣的?”
老者眼中尽是不屑,嘴角轻轻上扬:“拉倒吧!你们这些人都一样,只知道盘剥我们这些外乡人!”
“外乡人?老大哥不对吧?不是说这盐池的盐农都是当地人么?而且都是世袭制,外人很难进来。”
老者觉得张启这番话十分搞笑,他觉得张启是在故意消遣他。
砰的一声,把门又关上了。
“你这老头…”
一旁的随从见状,就要上去拍门,被张启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