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个国丈是一条心要跟太后绑在一起了,他不考虑自己的女儿是皇后么?如此一来,圣上岂不是更不喜欢这个皇后了?”
“你算是说对了,正因为如此,这国丈大人才更要倚靠太后,不然他这辈子就是个光禄寺少卿了。”
张启不再去谈论这些事情,直接询问王举正这次需要出多少钱。
对于这个钱的数量,王举正也拿不准,这次来也是想与他商议一二。
“给多了,太后一党的人会觉得你手里很有钱,以后出现任何需要用钱的地方都来找你;给少了,他们万一说你孝心不够,也要给你穿小鞋。”
王举正的分析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张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要么这样,太后上寿的礼服由你来承办如何?”
“这话怎么说?”张启不懂就问。
“这礼服是最好做文章的,别看以往每年织造司的报价都是五万贯,其实真正能用到礼服上的不超过两万贯。”
张启立刻明白了王举正的意思,贼笑道:“那这次我们就往大了报,本来花五万贯的,就往十万贯上报,报的越多越好。”
王举正立刻点头夸赞道:“要不说你脑子好使呢!我托人打听过了,这礼服用最好的料子,再加上各种珍珠玛瑙、玉饰等装饰,也不过五万贯,到时候直接往二十万贯去报。”
“妙!真妙!黄金有价玉无价,很多东西的价格还不是我们说了算,我说它值十万贯都不给过。”
“哈哈,就是这么个道理!”
两人一拍即合,表示这次都这么做。
“我相信不要几日,宫里的人就会来找你了,到时候你自己跟他们说。”
果然过了两日,宫里就来人了,张启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又私底下塞了些钱财,顺利的拿到了给刘太后制作礼服的这个差事。
这个消息传到了刘太后与郭国丈的耳朵里,郭国丈立马找到了刘太后,希望她这次能再次身着兖冕接受群臣的朝拜。
刘太后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可碍于之前群臣们的反对,这次有些犹豫。
“太后,这事情好办啊!”郭国丈屏退了太后身边的人,在太后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话。
太后眼睛一亮,脸上的喜色瞬间就显露了出来,对着郭国丈点了点头。
张启接下制作礼服这件差事后,也是立即开始搜集一些奇珍异宝,并通过王举正的关系,从江南请来了四五位老师傅,就等着宫中把礼服的图纸送来。
在等了数日之后,郭国丈亲自把礼服的图纸送到了张启的家中。
对于郭国丈的亲自到来,张启按照常规流程接待了一下,在他走后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让郭国丈更为恼火,他离开张启的大宅院,坐上了门口的马车,脸色很难看,眼神阴厉的看着张启的院门,一言不发。
“哼!到时候有你好果子吃!”
拿到图纸的张启,立刻把老师傅召集到了一起研究,从图纸上看,除了用料极其讲究之外,其他的倒是符合礼制。
“既然如此,就按照图纸的要求开始吧,争取提前完工,若是有不好的地方还可以改。”
老师傅们也不敢怠慢,立马根据图纸中记录的数据,开始日夜赶工。
另一边的郭国丈回到了宫里,立刻找到了刘太后,汇报了这件事情。
“你这边也要加紧了!”刘太后嘱咐道,郭国丈满口答应了下来。
刘太后的寿宴被安排在了大年三十当天,目前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二十多天,为了加快速度制作礼服,几位师傅已经很久没睡过整觉了。
终于在过年前五天,一件精美的礼服制作完成。
金丝织就的凤袍,绣以五彩凤凰,展翅欲飞,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衣摆处,珍珠如星点缀,每一颗都圆润光泽,价值连城。
袖口和领边镶以翠玉,翠绿欲滴,与金线相映成趣,彰显着太后的尊贵与威严。
再看这凤冠,镶嵌着夜明珠和各色宝石,璀璨夺目,彰显着无上的权力与荣耀。
整个礼服,无论是材质、工艺还是装饰,都透露出宋朝宫廷的富丽堂皇和太后的至高无上。
张启看着面前这件礼服,也是深深的感叹了许久,这件礼服真可谓是极尽奢华,就是放到现代去,也是惊为天人的。
随后张启立刻拿着腰牌赶往了宫中,找到了上次那位小太监,再通过层层通报,郭国丈来到了张启面前。
“张大掌柜,我还想着你能不能按时完成呢,竟然提前了这么多天。”
“太后寿诞,岂能不尽心尽力?”
“好,你且回去,我这边交代些事情,稍后就去你家里欣赏欣赏。”
张启这才折返回了家中,等着郭国丈前来。
半个时辰后,郭国丈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张启家中,围着礼服看了良久,眼里尽是惊讶之色。
“没想到啊,你这些师傅的手艺不比织造司的师傅差,甚至还要厉害些!”
郭国丈似乎很满意衣服的做工,他轻轻的抚摸着礼服上的各种珠宝,眼里闪过一丝让人无法察觉的贪婪。
“这些珠宝怕是不好找吧?看来张大掌柜还是财力雄厚啊?”
张启连忙上前回话到:“哪有什么雄厚的财力?这次为了太后的这件礼服,我几乎是倾尽了所有!不瞒您说,这礼服造价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贯了。”
郭国丈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随后坐了下来:“张大掌柜不要谦虚了,你的生意那么大,区区二十万贯算不得什么。”
“郭国丈可不能这么说,我养着几百号人呢,再加上朝廷收了我五成的酒税,到手里也没几个钱。”
郭国丈听闻,也不跟张启继续纠缠,对着随从喊道:“来啊,把这礼服小心的抬回宫里去,让太后亲自试试。”
礼服上挂满了珠宝玉石,自然是不好折叠的,只能连同衣架慢慢的放进马车中,一路运送回宫。
走的时候,郭国丈还把之前的图纸给要了回去,理由是这里面记录了太后的身体尺寸。
张启想着反正礼服也做完了,图纸收回去也没关系,于是将图纸还给了郭国丈。